“折尽武昌柳”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折尽武昌柳”全诗
二年鱼鸟江上,笑我往来忙。
富贵何时休问,离别中年堪恨,憔悴鬓成霜。
丝竹陶写耳,急羽且飞觞。
序兰亭,歌赤壁,绣衣香。
使君千骑鼓吹,风采汉侯王。
莫把骊驹频唱,可惜南楼佳处,风月已凄凉。
在家贫亦好,此语试平章。
分类: 水调歌头
作者简介(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水调歌头(自湖北漕移湖南,总领王、赵守置酒南楼,席上留别)》辛弃疾 翻译、赏析和诗意
《水调歌头(自湖北漕移湖南,总领王、赵守置酒南楼,席上留别)》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折尽武昌柳,挂席上潇湘。
二年鱼鸟江上,笑我往来忙。
富贵何时休问,离别中年堪恨,憔悴鬓成霜。
丝竹陶写耳,急羽且飞觞。
序兰亭,歌赤壁,绣衣香。
使君千骑鼓吹,风采汉侯王。
莫把骊驹频唱,可惜南楼佳处,风月已凄凉。
在家贫亦好,此语试平章。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辛弃疾离开湖北漕运到湖南并在南楼与王、赵宴饮时的离别之情。诗中他折尽了武昌的垂柳,将其挂在席子上,感叹自己过去两年来在江上的奔波,被人嘲笑忙碌的往来。他对于富贵的追求感到困惑,离别之际中年的离愁令他痛苦,憔悴的发丝已如霜雪般白了。他欣赏着丝竹乐声,急于品味美酒。他提到了兰亭序和赤壁之歌,这些是古代文人雅士的佳作。他描绘了使君千骑鼓吹的壮丽场面,将自己与汉朝的侯王相比。他警告别人不要频繁吟唱骊驹的歌,因为可惜的南楼美景已经凄凉。他表示虽然在家中贫穷,但也能过得很好,这番话是向身居高位的平章试探。
赏析:
辛弃疾以流畅而豪放的语言表达了他在南楼离别时的复杂情感。他通过描绘柳树的凋零和自己在江上奔波的忙碌形象,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叹和对离别的痛苦。他思考了财富和名位带来的快乐和困惑,对中年时光的虚度和离愁的痛苦感到懊悔。他对音乐和美酒的向往表现了他对欢乐和享受的追求。通过引用兰亭序和赤壁之歌,他展示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景仰和赞赏。最后,他以自己贫穷但心境宽广的态度,试探了身居高位的平章,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深思。
这首诗词在辛弃疾的作品中展现了他充满豪情和思考的一面,既有对个人命运和人生意义的思索,也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折尽武昌柳”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zì hú běi cáo yí hú nán, zǒng lǐng wáng zhào shǒu zhì jiǔ nán lóu, xí shàng liú bié
水调歌头(自湖北漕移湖南,总领王、赵守置酒南楼,席上留别)
zhé jǐn wǔ chāng liǔ, guà xí shàng xiāo xiāng.
折尽武昌柳,挂席上潇湘。
èr nián yú niǎo jiāng shàng, xiào wǒ wǎng lái máng.
二年鱼鸟江上,笑我往来忙。
fù guì hé shí xiū wèn, lí bié zhōng nián kān hèn, qiáo cuì bìn chéng shuāng.
富贵何时休问,离别中年堪恨,憔悴鬓成霜。
sī zhú táo xiě ěr, jí yǔ qiě fēi shāng.
丝竹陶写耳,急羽且飞觞。
xù lán tíng, gē chì bì, xiù yī xiāng.
序兰亭,歌赤壁,绣衣香。
shǐ jūn qiān qí gǔ chuī, fēng cǎi hàn hóu wáng.
使君千骑鼓吹,风采汉侯王。
mò bǎ lí jū pín chàng, kě xī nán lóu jiā chù, fēng yuè yǐ qī liáng.
莫把骊驹频唱,可惜南楼佳处,风月已凄凉。
zài jiā pín yì hǎo, cǐ yǔ shì píng zhāng.
在家贫亦好,此语试平章。
“折尽武昌柳”平仄韵脚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