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冰避暖”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壶冰避暖”出自宋代陈允平的《过秦楼》,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hú bīng bì nuǎ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

“壶冰避暖”全诗

《过秦楼》
翠约苹香,绿搏槐荫,隔水晚蝉声断。
壶冰避暖,钏玉欹凉,倦暑懒拈歌扇。
云浪缥缈鱼鳞,新月开弦,落星沈箭。
恨经年闲阔,柔笺空寄,梦随天远。
憔悴损、臂薄烟绡,腰宽霞缕,锦瑟暗尘侵染。
韩香犹在,秦镜空圆,薄幸旧盟俱变。
虚蠹春华,为谁容改芳徽,魂飞娇倩。
凭危楼望断,江外青山乱点。

分类: 过秦楼

作者简介(陈允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过秦楼》陈允平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过秦楼》是宋代诗人陈允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根据诗词的原文对其进行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翠约苹香,绿搏槐荫,隔水晚蝉声断。
翠绿的苹果芬芳可人,绿色的槐树争相摇曳,河水隔断了晚上蝉鸣的声音。

壶冰避暖,钏玉欹凉,倦暑懒拈歌扇。
冰镇的饮品避开炎热,凉玉手镯斜靠在凉爽处,疲倦的夏日懒散地拿起歌扇。

云浪缥缈鱼鳞,新月开弦,落星沉箭。
云彩如浪悠然飘渺,像鱼鳞一样闪烁,新月挂在天空,像弦上的乐音,闪烁的星辰如箭般坠落。

恨经年闲阔,柔笺空寄,梦随天远。
对于已经过去的岁月感到惋惜,空白的信纸寄给了空空如也,梦想随着天空远去。

憔悴损、臂薄烟绡,腰宽霞缕,锦瑟暗尘侵染。
面容憔悴疲惫,手臂瘦弱如烟的纱,腰部宽松的霞带,锦瑟被尘埃所侵蚀。

韩香犹在,秦镜空圆,薄幸旧盟俱变。
韩香的芳香依然存在,秦镜空空如也,薄弱的幸福和旧时的约定都已经改变。

虚蠹春华,为谁容改芳徽,魂飞娇倩。
虚浮的春景,为了谁而改变美好的容颜和才华,心灵飘忽不定。

凭危楼望断,江外青山乱点。
站在危楼上眺望,江外的青山点缀着乱糟糟的景色。

这首诗词《过秦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夏日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流逝时光的感慨和对旧时美好的怀念。诗中运用了很多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用色彩、声音和自然景物等来烘托夏季的气息,同时在描写个人心情时运用了对比和隐喻的手法,使诗词充满了意境和情感。整首诗词以凄凉、哀怨的情调贯穿,给人一种离愁别绪的感觉,展现了宋代诗人细腻婉约的艺术风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壶冰避暖”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uò qín lóu
过秦楼

cuì yuē píng xiāng, lǜ bó huái yìn, gé shuǐ wǎn chán shēng duàn.
翠约苹香,绿搏槐荫,隔水晚蝉声断。
hú bīng bì nuǎn, chuàn yù yī liáng, juàn shǔ lǎn niān gē shàn.
壶冰避暖,钏玉欹凉,倦暑懒拈歌扇。
yún làng piāo miǎo yú lín, xīn yuè kāi xián, luò xīng shěn jiàn.
云浪缥缈鱼鳞,新月开弦,落星沈箭。
hèn jīng nián xián kuò, róu jiān kōng jì, mèng suí tiān yuǎn.
恨经年闲阔,柔笺空寄,梦随天远。
qiáo cuì sǔn bì báo yān xiāo, yāo kuān xiá lǚ, jǐn sè àn chén qīn rǎn.
憔悴损、臂薄烟绡,腰宽霞缕,锦瑟暗尘侵染。
hán xiāng yóu zài, qín jìng kōng yuán, bó xìng jiù méng jù biàn.
韩香犹在,秦镜空圆,薄幸旧盟俱变。
xū dù chūn huá, wèi shuí róng gǎi fāng huī, hún fēi jiāo qiàn.
虚蠹春华,为谁容改芳徽,魂飞娇倩。
píng wēi lóu wàng duàn, jiāng wài qīng shān luàn diǎn.
凭危楼望断,江外青山乱点。

“壶冰避暖”平仄韵脚

拼音:hú bīng bì nuǎn
平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四旱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壶冰避暖”的相关诗句

“壶冰避暖”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壶冰避暖”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壶冰避暖”出自陈允平的 《过秦楼》,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