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笾豆撤荐”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笾豆撤荐”出自唐代魏征的《享太庙乐章·雍和》,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biān dòu chè jiàn,诗句平仄:平仄仄仄。

“笾豆撤荐”全诗

《享太庙乐章·雍和》
于穆清庙,聿修严祀。
四县载陈,三献斯止。
笾豆撤荐,人祗介祉。
神惟格思,锡祚不已。

分类:

作者简介(魏征)

魏征头像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汉族,隋唐时期巨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为凌烟阁二十四功之一。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他的重要言论大都收录《魏郑公谏录》和《贞观政要》两本书里。

《享太庙乐章·雍和》魏征 翻译、赏析和诗意

《享太庙乐章·雍和》是一首唐代的诗词,作者是魏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庄严的太庙中,庄严地举行祭祀仪式。四个县份奉献祭品,三次献上祭品后停止。祭品的笾豆已经被摆放好,人们敬奉神灵的祭品。神灵降临,施予祝福,神威永远不断。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在太庙中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展示了对神灵的虔诚和敬畏之情。作者通过描绘祭祀的场景,表达了对神灵的崇敬,同时也表达了对神灵祝福的期待和祈愿。

赏析:
《享太庙乐章·雍和》是一首以太庙祭祀为题材的诗词,通过描绘祭祀的场景和仪式,展示了唐代人对神灵的尊崇和敬畏之情。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神灵庇佑的渴望,以及神灵对人类的关怀和祝福。

诗中的"四县载陈,三献斯止"表明了祭祀的规模和隆重程度。四个县份奉献祭品,三次献上祭品后停止,显示了祭祀仪式的庄严和仪式感。"笾豆撤荐,人祗介祉"描绘了祭品摆放的场景,人们恭敬地敬奉神灵,表达了对神灵的虔诚之心。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神灵的崇敬和对祝福的渴望,体现了唐代人对神灵的信仰和对神灵庇佑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神灵的感恩之情,认为神灵的祝福永远不会停止。整首诗词庄重而恭敬,通过描绘祭祀仪式的细节,展示了唐代人对神灵的虔诚信仰和对神灵祝福的期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笾豆撤荐”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xiǎng tài miào yuè zhāng yōng hé
享太庙乐章·雍和

yú mù qīng miào, yù xiū yán sì.
于穆清庙,聿修严祀。
sì xiàn zài chén, sān xiàn sī zhǐ.
四县载陈,三献斯止。
biān dòu chè jiàn, rén zhī jiè zhǐ.
笾豆撤荐,人祗介祉。
shén wéi gé sī, xī zuò bù yǐ.
神惟格思,锡祚不已。

“笾豆撤荐”平仄韵脚

拼音:biān dòu chè jiàn
平仄:平仄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七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笾豆撤荐”的相关诗句

“笾豆撤荐”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笾豆撤荐”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笾豆撤荐”出自魏征的 《享太庙乐章·雍和》,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