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敢愿高明”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非敢愿高明”全诗
土风犹记楚,辞赋谩讥伦。
烈火琅玕碎,深堂霹雳鸣。
但令休鬼瞰,非敢愿高明。
分类:
《爆竹》刘敞 翻译、赏析和诗意
《爆竹》是宋代刘敞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爆竹的景象,并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事的触动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炮竹声声碎,朝俗随时节。
端忧见旅情,土风犹记楚。
辞赋谩讥伦,烈火琅玕碎。
深堂霹雳鸣,但令休鬼瞰。
非敢愿高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爆竹的声响为主题,通过描绘爆竹声声碎裂的情景,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社会风俗变迁的感叹和思考。
首先,诗词以"朝俗随时节"的描写,表达了时间的推移和节日风俗的变化。爆竹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象征,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作者通过描绘爆竹声声碎的景象,将节日的喧嚣和热闹生动地展现出来。
其次,诗中的"端忧见旅情"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时事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端忧"指的是国家的忧虑和困扰,而"旅情"则指的是游子心中的思乡之情。通过这一对比,作者意味深长地暗示了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困扰,以及人们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土风犹记楚"的描述,强调了乡土文化的独特性和对传统的记忆。这一描写体现了作者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和对传统价值的重视。
然而,诗中也暗含了一些讽刺之意。"辞赋谩讥伦"一句暗指一些作家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嘲讽和贬低,以及他们在文学创作中的自负和浮华。作者借此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和不屑。
最后,诗词以"烈火琅玕碎,深堂霹雳鸣"的描写,将爆竹的声响和燃放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出来。这一描写既是对爆竹声音的形象描绘,也可视为对社会现象的隐喻。爆竹的声响在深闺之中震耳欲聋,象征着社会动荡和人们内心的不安。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爆竹的描写和隐喻,反映了作者对时事的关注、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同时,诗中的讽刺意味也使作品更具深意和思考价值。
“非敢愿高明”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bào zhú
爆竹
jié wù suí shí sú, duān yōu jiàn lǚ qíng.
节物随时俗,端忧见旅情。
tǔ fēng yóu jì chǔ, cí fù mán jī lún.
土风犹记楚,辞赋谩讥伦。
liè huǒ láng gān suì, shēn táng pī lì míng.
烈火琅玕碎,深堂霹雳鸣。
dàn lìng xiū guǐ kàn, fēi gǎn yuàn gāo míng.
但令休鬼瞰,非敢愿高明。
“非敢愿高明”平仄韵脚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二萧 (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