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婆是苦何曾识”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娑婆是苦何曾识”出自宋代可旻的《渔家傲》,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uō pó shì kǔ hé zēng shí,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娑婆是苦何曾识”全诗

《渔家傲》
富贵经中谈净域。
赤珠玛瑙为严饰。
彼土众生当晓色。
擎衣裓。
妙华供养他方佛。
稚小嬉游随没溺。
娑婆是苦何曾识
忻厌迩来方有力。
从朝夕。
静焚一炷香凝碧。

分类: 渔家傲

《渔家傲》可旻 翻译、赏析和诗意

《渔家傲·富贵经中谈净域》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可旻。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富贵经中谈论净土,
红宝石和玛瑙作为严饰。
那土地上的众生应当认识色相。
举起衣袖,妙华供奉他方的佛。
幼小的孩子嬉戏,随着涌动的水流。
在娑婆世界,苦难怎能真正理解?
忻悦和厌烦终于有所作为,
从早到晚,静静焚烧一炷香,香烟凝聚成蓝色。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富贵经中的净土理念。诗人用红宝石和玛瑙来形容净土的华丽和珍宝般的装饰。他呼吁众生应该认识到现世的欲望和色相的虚幻。诗人提到自己举起衣袖,表达对佛法的敬仰和供奉他方佛的虔诚。他还描述了孩子们在水中嬉戏,暗示着在纷繁世界中的快乐和无忧无虑。然而,诗人也提到在娑婆世界中,人们无法真正理解苦难的本质。最后,诗人描述了一种内心的宁静,通过焚烧一炷香,香烟凝聚成蓝色,表达了对净土理念的追求和心灵的安宁。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净土理念的描绘,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诗人运用宝石的形象来描绘净土的壮丽和美丽,凸显了净土的超凡和珍贵。他提醒众生应该认识到世俗欲望的虚幻和色相的幻象,寻求内心的净化和超越。诗中的孩子们象征着纯真和快乐,与世俗的烦恼相对立,呼应了佛教中对纯净和无忧的追求。然而,诗人也指出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很难真正理解苦难的本质,暗示了人生的困境和无奈。最后,诗人通过焚烧一炷香和蓝色的香烟,表达了对净土理念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净土理念的追求和对纷扰世界的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哲理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娑婆是苦何曾识”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ú jiā ào
渔家傲

fù guì jīng zhōng tán jìng yù.
富贵经中谈净域。
chì zhū mǎ nǎo wèi yán shì.
赤珠玛瑙为严饰。
bǐ tǔ zhòng shēng dāng xiǎo sè.
彼土众生当晓色。
qíng yī gé.
擎衣裓。
miào huá gōng yǎng tā fāng fú.
妙华供养他方佛。
zhì xiǎo xī yóu suí méi nì.
稚小嬉游随没溺。
suō pó shì kǔ hé zēng shí.
娑婆是苦何曾识。
xīn yàn ěr lái fāng yǒu lì.
忻厌迩来方有力。
cóng zhāo xī.
从朝夕。
jìng fén yī zhù xiāng níng bì.
静焚一炷香凝碧。

“娑婆是苦何曾识”平仄韵脚

拼音:suō pó shì kǔ hé zēng shí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仄韵) 入声十三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娑婆是苦何曾识”的相关诗句

“娑婆是苦何曾识”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娑婆是苦何曾识”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娑婆是苦何曾识”出自可旻的 《渔家傲·富贵经中谈净域》,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