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来相见”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肯来相见”全诗
多情惟有,碧霄明月,肯来相见。
因记当年,南楼老子,座前宾满。
把清谈当却,弹丝吹管。
谁更问,霓裳按。
梦里仙游惊断。
怅天涯、故人难面。
空留玉斧,修轮斫桂,又成衰晚。
水调歌残,壮心都付,一声长叹。
对清光不寐,呼儿取酒,不妨重暧。
分类: 水龙吟
作者简介(王旭)
王旭(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字景初,东平(今属山东)人。以文章知名于时,与同郡王构、永年王磐并称“三王”。早年家贫,靠教书为生。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受砀山县令礼遇,被请到县学主持讲席。足迹遍及南北,但一生未入仕,依靠他人资助为生。主要活动于至元到大德年间。有《兰轩集》二十卷,原本已不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王旭诗文若干篇,重编为《兰轩集》十六卷,其中诗九卷,文七卷。栾贵明《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又据《永乐大典》残帙补辑出诗二首、文一篇。王旭上许衡书,曾自称“旭布衣,穷居于时,世无所好,独尝有志于古”。与王构、王磐相比,王旭处境最不好,诗文中往往流露出怀才不遇情绪,《古风三十首》集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生平事迹见《大明一统志》卷二三、《元诗选·癸集》乙集小传、《元书》卷五八。
《水龙吟 中秋和人韵》王旭 翻译、赏析和诗意
《水龙吟 中秋和人韵》是元代诗人王旭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风吹过万卷堂空旷,
我躺在那里聆听箫声和鼓声,不知是哪家的宴会。
只有明亮的月光下,多情的我才愿意来相会。
因为我记得那年,南楼上的老子,座前宾客满满。
将清谈当作了宴会的主题,弹着丝弦吹着管。
有人问,霓裳舞按照什么节奏来演奏。
在梦中仙游的时候,惊醒了。
怅恨天涯远离,故人难以相见。
只留下玉斧和修轮斫桂,又化为衰老的晚年。
水调歌谣断断续续,壮志都消失了,只剩下一声长叹。
对着明亮的月光无法入睡,呼唤儿子拿酒来,
不妨再次尽情沉醉。
诗意与赏析:
《水龙吟 中秋和人韵》以中秋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以西风吹过万卷堂空旷的景象揭开序幕,形成了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人躺卧在这无人的地方,倾听着箫声和鼓声,却不知道是哪家的宴会,暗示了他与外界疏离的心境。
随后,诗人以明亮的月光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多情的心境,并愿意与故人相会。他回忆起往昔,在南楼上的老子座前,座无虚席,宾客满满,以清谈为主题,弹丝吹管,形成了一幅热闹的画面。
然而,现实中的故人已经难以相见,诗人怅然若失,感慨天涯远离,故人难以寻觅。他只能留下玉斧和修轮斫桂的景象,象征着衰老的晚年和岁月的消逝。
最后,诗人在明亮的月光下无法入睡,呼唤儿子拿酒来,希望可以再次沉醉,以忘却一切。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以中秋节为背景,通过描绘静谧的景象、回忆过去的热闹场景和表达对故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光阴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和情感的深沉思考。整体氛围较为忧郁,情感细腻,给人一种深思熟虑的感觉。
“肯来相见”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uǐ lóng yín zhōng qiū hé rén yùn
水龙吟 中秋和人韵
xī fēng wàn juǎn táng kōng, wò tīng xiāo gǔ shuí jiā yàn.
西风万卷堂空,卧听箫鼓谁家宴。
duō qíng wéi yǒu, bì xiāo míng yuè, kěn lái xiāng jiàn.
多情惟有,碧霄明月,肯来相见。
yīn jì dāng nián, nán lóu lǎo zi, zuò qián bīn mǎn.
因记当年,南楼老子,座前宾满。
bǎ qīng tán dāng què, dàn sī chuī guǎn.
把清谈当却,弹丝吹管。
shuí gèng wèn, ní cháng àn.
谁更问,霓裳按。
mèng lǐ xiān yóu jīng duàn.
梦里仙游惊断。
chàng tiān yá gù rén nán miàn.
怅天涯、故人难面。
kōng liú yù fǔ, xiū lún zhuó guì, yòu chéng shuāi wǎn.
空留玉斧,修轮斫桂,又成衰晚。
shuǐ diào gē cán, zhuàng xīn dōu fù, yī shēng cháng tàn.
水调歌残,壮心都付,一声长叹。
duì qīng guāng bù mèi, hū ér qǔ jiǔ, bù fáng zhòng ài.
对清光不寐,呼儿取酒,不妨重暧。
“肯来相见”平仄韵脚
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五潸 (仄韵) 去声十七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