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与扬州今独在”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柳与扬州今独在”出自宋代陶弼的《句》,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iǔ yǔ yáng zhōu jīn dú zài,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柳与扬州今独在”全诗

《句》
柳与扬州今独在,水和隋帝不重来。

分类:

作者简介(陶弼)

陶弼(1015—1078)宋代诗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

《句》陶弼 翻译、赏析和诗意

《句》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陶弼。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柳与扬州今独在,
水和隋帝不重来。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陶弼对时光流转和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提到了柳树和扬州这两个元素,暗示它们如今仍然存在,但其他事物却已经不再重现。水与隋帝的对比,意味着水流依旧,但隋帝已经不再回来。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沧桑和时光荏苒的深思。

赏析:
这首诗字数虽少,却凝练地表达了作者陶弼对历史变迁的感叹和思索。通过柳树和扬州这两个具体的事物,他揭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变化,以及人事的更迭。柳树作为扬州的象征,代表着扬州的风景和过去的辉煌。而扬州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曾经是隋朝的都城,有着辉煌的历史。然而,如今柳树仍然繁茂,扬州依然存在,而隋帝和过去的辉煌已经不再重来。

通过对比柳树和扬州的持久存在与隋帝的消逝,诗中流露出对历史的回忆和对光阴流逝的感慨。作者用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时光荏苒、历史沧桑的主题。诗中的意象简洁明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时光的珍视。

总之,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思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叹和思索,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和历史沧桑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柳与扬州今独在”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liǔ yǔ yáng zhōu jīn dú zài, shuǐ hé suí dì bù chóng lái.
柳与扬州今独在,水和隋帝不重来。

“柳与扬州今独在”平仄韵脚

拼音:liǔ yǔ yáng zhōu jīn dú zài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贿  (仄韵) 去声十一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柳与扬州今独在”的相关诗句

“柳与扬州今独在”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柳与扬州今独在”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柳与扬州今独在”出自陶弼的 《句》,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