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鼎的诗句(80句)

关于和鼎的诗句 (精选七字)

1 待出和羹金鼎手  —— 宋代 朱淑真 《念奴娇(二首催雪)》 怀念 胞弟
2 结成宝鼎和羹味  —— 宋代 何桌 《采桑子》
3 金鼎调和天膳美  —— 唐代 王建 《上李吉甫相公》
4 金鼎调和天膳美  —— 唐代 王建 《上李吉甫相公》
5 何愁金鼎不和羹  —— 唐代 方干 《献浙东王大夫二首》 女子 向往 自由
6 九鼎调和各有门  —— 唐代 罗隐 《薛阳陶觱篥歌》
7 盐梅金鼎美调和  —— 唐代 贯休 《酬韦相公见寄》
8 可惜香和石鼎茶  —— 唐代 崔橹 《和友人题僧院蔷薇花三首》
9 结成宝鼎和羹味  —— 宋代 何桌 《采桑子》
10 太虚鼎里炼冲和  —— 元代 侯善渊 《西江月·迷览千经亦少》
11 贵仕直堪梅和鼎  —— 宋代 曹泾 《次胡济鼎同年三律》
12 未试调和鼎鼐功  —— 宋代 黄默 《送程给事知越州》
13 和羹宰相调金鼎  —— 宋代 郑性之 《梅花》
14 手调商鼎盐梅和  —— 明代 韩上桂 《紫陌行》
15 远迈元和沸鼎中  —— 宋代 无名氏 《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16 金鼎和羹正待梅  —— 宋代 无名氏 《头盏曲》
17 羹和旧鼎黄金铉  —— 宋代 王禹偁 《寄献仆射相公》
18 金鼎盐梅偶未和  —— 宋代 王禹偁 《寄献翰林宋舍人》
19 和羹宰相调金鼎  —— 宋代 刘克庄 《再和五首》
20 古来鼎味待梅和  —— 宋代 刘克庄 《竹溪评余近诗发药甚多次韵》
21 金鼎调时味正和  —— 宋代 周必大 《乙卯冬杨廷秀访平园即事二首》
22 鼎鼐调和知有日  —— 宋代 周必大 《庆邦衡生朝用去年韵》
23 只知和鼎非凡子  —— 宋代 洪咨夔 《敬和老人青梅》
24 孙阁相君和鼎  —— 宋代 杨亿 《僕射李相公宅观花烛》
25 芼鼎始足盐梅和  —— 宋代 曾巩 《橙子》
26 他年元鼎解调和  —— 宋代 李新 《送元播》
27 调鼎和羹须玉液  —— 宋代 李新 《药水岩》
28 结成却荐和羹鼎  —— 宋代 胡寅 《和用明梅十三绝》
29 融和盎盎上双鼎  —— 宋代 李流谦 《寄送张雅州二首》
30 中有筑岩和鼎  —— 宋代 李洪 《和郑康道探梅十绝句》

关于和鼎的诗句 (精选五字)

1 和鼎鼐新  —— 唐代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见素)》
2 鼎实恣和邦  —— 唐代 陈子昂 《群公集毕氏林亭》
3 芍药和金鼎  —— 唐代 王维 《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 节日 元宵节
4 调鼎未和羹  —— 唐代 刘长卿 《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五十韵》
5 和鼎致尧名  —— 唐代 司空曙 《御制雨后出城观览,敕朝臣已下属和》
6 徒惭和鼎  —— 唐代 张九龄 《敕赐宁王池宴》
7 盐梅和鼎  —— 唐代 沈佺期 《和户部岑尚书参迹枢揆》
8 调鼎未和羹  —— 唐代 刘长卿 《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五十韵》
9 居中鼎鼐和  —— 唐代 权德舆 《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北平王挽词》
10 晚实和商鼎  —— 唐代 羊士谔 《东渡早梅一树,岁华如雪,酣赏成咏》 咏物 抒情
11 予时与和鼎  —— 唐代 杜牧 《李甘诗》
12 和鼎顾予言  —— 唐代 杜牧 《李甘诗》
13 予时与和鼎  —— 唐代 杜牧 《李甘诗》 论说文 书信
14 和鼎顾予言  —— 唐代 杜牧 《李甘诗》 论说文 书信
15 鼎饫和方济  —— 唐代 司空图 《句》
16 伫闻和鼎  —— 唐代 刘斌 《和许给事伤牛尚书》
17 主公昔和鼎  —— 唐代 皎然 《送陆侍御士佳赴上京》
18 鼎饪和方济  —— 唐代 司空图 《丁巳元日》
19 金鼎燮和元  —— 元代 程文海 《太常引 寿高丽王》
20 汝强充鼎和  —— 宋代 苏轼 《杏》
21 鼎饫和方济  —— 唐代 司空图 《句》
22 古来和鼎  —— 宋代 黄庭坚 《古诗二首上苏子瞻》
23 文庄和鼎  —— 宋代 黄庭坚 《送晁道夫叔侄》
24 公鼎格平和  —— 宋代 司马光 《文太师挽歌三首》
25 有调和鼎  —— 宋代 无名氏 《喜迁莺·一阳初起》
26 公将和鼎  —— 宋代 梅尧臣 《次韵和王尚书答赠宣城花木瓜十韵》
27 金鼎始能和  —— 宋代 王禹偁 《盐池十八韵》
28 滋味和鼎  —— 宋代 王令 《书怀寄黄任道满子权》
29 终然和鼎  —— 宋代 魏了翁 《次韵刘左史王亭观梅》
30 内须和鼎  —— 宋代 程公许 《上曹宪使五十韵》
31 和气留丹鼎  —— 宋代 王柏 《挽汪约叟》
32 鼎饪方燮和  —— 宋代 苏颂 《元佑癸酉秋九月蒙恩补郡维扬十一月到治莅事》

更多关于和鼎的诗句

1 贵仕直堪梅和鼎  —— 宋代 曹泾 《次胡济鼎同年三律》
2 盐梅和鼎  —— 唐代 沈佺期 《和户部岑尚书参迹枢揆》
3 和鼎致尧名  —— 唐代 司空曙 《御制雨后出城观览,敕朝臣已下属和》
4 伫闻和鼎  —— 唐代 刘斌 《和许给事伤牛尚书》
5 公将和鼎  —— 宋代 梅尧臣 《次韵和王尚书答赠宣城花木瓜十韵》
6 只知和鼎非凡子  —— 宋代 洪咨夔 《敬和老人青梅》
7 中有筑岩和鼎  —— 宋代 李洪 《和郑康道探梅十绝句》
8 金铉政须和鼎  —— 宋代 虞俦 《和汤倅梅花韵》
9 徒惭和鼎  —— 唐代 张九龄 《敕赐宁王池宴》
10 和鼎鼐新  —— 唐代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见素)》
11 予时与和鼎  —— 唐代 杜牧 《李甘诗》
12 和鼎顾予言  —— 唐代 杜牧 《李甘诗》
13 予时与和鼎  —— 唐代 杜牧 《李甘诗》 论说文 书信
14 和鼎顾予言  —— 唐代 杜牧 《李甘诗》 论说文 书信
15 主公昔和鼎  —— 唐代 皎然 《送陆侍御士佳赴上京》
16 和鼎鼐之功  —— 宋代 黄公度 《朝中措》
17 未试调和鼎鼐功  —— 宋代 黄默 《送程给事知越州》
18 古来和鼎  —— 宋代 黄庭坚 《古诗二首上苏子瞻》
19 文庄和鼎  —— 宋代 黄庭坚 《送晁道夫叔侄》
20 有调和鼎  —— 宋代 无名氏 《喜迁莺·一阳初起》
* 关于和鼎的诗句,描写和鼎的诗句,带有和鼎的诗句(8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