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圣寺送甘二》 王维

浮生信如寄。
薄宦夫何有。
来往本无归。
别离方此(一作正)受。
柳色蔼春余。
槐阴清夏首。
不觉御沟上。
衔悲执杯酒。
分类:

作者简介(王维)

王维头像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资圣寺送甘二》王维 翻译、赏析和诗意

《资圣寺送甘二》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浮生信如寄。
薄宦夫何有。
来往本无归。
别离方此(一作正)受。
柳色蔼春余。
槐阴清夏首。
不觉御沟上。
衔悲执杯酒。

诗意:
这首诗以送别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别离的感受和对浮生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柳树和夏天的槐树,以及自然景色中的御沟,表达了他在离别中感到的悲伤和无奈。他将人生比作一封无法回信的信件,自己的身份地位微薄,往来行走本就没有归宿,只有在别离的瞬间才能真正感受到这种无常和离愁。

赏析:
这首诗字数不多,却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诗人以浮生信如寄的比喻,将人生比喻为一封无法回信的信件,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无法预测的变化。诗中的薄宦夫指的是诗人自己,表达了他对自身地位的自嘲和无奈。诗人虽然身处宦海,却感受到了别离的痛苦,离别的时刻才是他真正体验到人生无常的时刻。

诗中的柳色蔼春余和槐阴清夏首描绘了春夏时节的美景,展示了自然界的繁荣和变化。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浸在美景中,而是在御沟上感受到了离愁和悲伤。最后一句衔悲执杯酒,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情绪和对别离的无奈。整首诗通过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离愁,体现了王维诗歌中常见的禅意和哲理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资圣寺送甘二》王维 拼音读音参考

zī shèng sì sòng gān èr
资圣寺送甘二

fú shēng xìn rú jì.
浮生信如寄。
báo huàn fū hé yǒu.
薄宦夫何有。
lái wǎng běn wú guī.
来往本无归。
bié lí fāng cǐ yī zuò zhèng shòu.
别离方此(一作正)受。
liǔ sè ǎi chūn yú.
柳色蔼春余。
huái yīn qīng xià shǒu.
槐阴清夏首。
bù jué yù gōu shàng.
不觉御沟上。
xián bēi zhí bēi jiǔ.
衔悲执杯酒。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资圣寺送甘二》专题为您介绍资圣寺送甘二古诗,资圣寺送甘二王维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