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隐士》 白居易

御风烟眇多无伴,入鸟差池不乱羣。
分类: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赠隐士》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赠隐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风吹烟雾朦胧多无伴,
鸟儿飞入湖泊不惊扰群。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幽美的景象,诗人向隐士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并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相结合。诗中的隐士象征着追求内心宁静、远离尘嚣的理想境界,而诗人则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清新的语言给读者展示了一幅自然意境的画面。诗中的“御风烟眇多无伴”描述了风吹过时,烟雾弥漫,而没有伴随的景象。这句意味着人世间的繁华喧嚣与诗人内心的寂静相比显得微不足道。接着,“入鸟差池不乱羣”描绘了一群鸟儿自由自在地飞入湖泊,却并不惊扰其他的鸟群。这句意味着隐士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自由自在地生活,而不会对他人产生干扰。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将其与自己内心的宁静和追求相联系,表达了对繁华世界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同时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赠隐士》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yǐn shì
赠隐士

yù fēng yān miǎo duō wú bàn, rù niǎo chā chí bù luàn qún.
御风烟眇多无伴,入鸟差池不乱羣。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赠隐士》专题为您介绍赠隐士古诗,赠隐士白居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