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公择梅花》 苏轼
偶然得一饱,万象困嘲弄。
寻花不论命,爱雪长忍冻。
天公非不怜,听饱即喧哄。
君为三郡守,所至满宾従。
江湖常在眼,诗酒事豪纵。
奉使今折磨,清比于陵仲。
永怀茶山下,携妓修春贡。
更忆槛泉亭,插花云髻重。
萧然卧灊麓,愁听春禽哢。
忽见早梅花,不饮但孤讽。
诗成独寄我,字字愈头痛。
嗟君本侍臣,笔橐従上雍。
脱靴吟芍药,给札赋云梦。
何人慰流落,嘉aa21天为种。
杯倾笛中吟,帽拂果下鞚。
感时念羁旅,此意吾侪共。
故山亦何有,桐花集幺凤。
君亦忆匡庐,归扫藏书洞。
何当种此花,各抱汉阴瓮。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次韵李公择梅花》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偶然得到一饱,万象被嘲弄。
不久花无论命令,爱雪长忍冻。
天公不可怜,听饱了就大声起哄。
你为三个郡的太守,所到满宾客的随从。
江湖常在眼,诗酒事豪放。
奉使现在折磨,清比陵仲。
永怀茶山下,带着妓女修春贡。
再想起栏杆泉亭,插花说发髻重。
萧条躺在满地山麓,愁听春禽哢。
忽然看见早梅花,不喝不过我暗示。
诗成只寄我,字字更加头痛。
喂你本为我,笔袋子跟随上雍。
脱靴吟芍药,给札赋云梦。
什么人去流落,嘉aa21天是种。
杯倾笛中吟,帽子拂果然下鞚。
感时想到寄居,这个想法我们共同。
所以山也有什么,桐花凤聚集一些。
你也记得庐山,回到扫藏书洞。
为什么要种这种花,各抱汉阴瓮。
* 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
《次韵李公择梅花》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lǐ gōng zé méi huā
次韵李公择梅花
shī rén gù zhǎng pín, rì wǔ jī wèi dòng.
诗人固长贫,日午饥未动。
ǒu rán dé yī bǎo, wàn xiàng kùn cháo nòng.
偶然得一饱,万象困嘲弄。
xún huā bù lùn mìng, ài xuě zhǎng rěn dòng.
寻花不论命,爱雪长忍冻。
tiān gōng fēi bù lián, tīng bǎo jí xuān hōng.
天公非不怜,听饱即喧哄。
jūn wèi sān jùn shǒu, suǒ zhì mǎn bīn cóng.
君为三郡守,所至满宾従。
jiāng hú cháng zài yǎn, shī jiǔ shì háo zòng.
江湖常在眼,诗酒事豪纵。
fèng shǐ jīn zhé mó, qīng bǐ yú líng zhòng.
奉使今折磨,清比于陵仲。
yǒng huái chá shān xià, xié jì xiū chūn gòng.
永怀茶山下,携妓修春贡。
gèng yì kǎn quán tíng, chā huā yún jì zhòng.
更忆槛泉亭,插花云髻重。
xiāo rán wò qián lù, chóu tīng chūn qín lòng.
萧然卧灊麓,愁听春禽哢。
hū jiàn zǎo méi huā, bù yǐn dàn gū fěng.
忽见早梅花,不饮但孤讽。
shī chéng dú jì wǒ, zì zì yù tóu tòng.
诗成独寄我,字字愈头痛。
jiē jūn běn shì chén, bǐ tuó cóng shàng yōng.
嗟君本侍臣,笔橐従上雍。
tuō xuē yín sháo yào, gěi zhá fù yún mèng.
脱靴吟芍药,给札赋云梦。
hé rén wèi liú luò, jiā aa21 tiān wèi zhǒng.
何人慰流落,嘉aa21天为种。
bēi qīng dí zhōng yín, mào fú guǒ xià kòng.
杯倾笛中吟,帽拂果下鞚。
gǎn shí niàn jī lǚ, cǐ yì wú chái gòng.
感时念羁旅,此意吾侪共。
gù shān yì hé yǒu, tóng huā jí yāo fèng.
故山亦何有,桐花集幺凤。
jūn yì yì kuāng lú, guī sǎo cáng shū dòng.
君亦忆匡庐,归扫藏书洞。
hé dāng zhǒng cǐ huā, gè bào hàn yīn wèng.
何当种此花,各抱汉阴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