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禧给事同年马兄挽辞二首》 王安石

庆历公偕起,元丰我独伤。
两楹终昔梦,五鼎继前丧。
薰歇曾攀桂,甘留所憩棠。
素风知不坠,能世有诸郎。
分类: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头像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崇禧给事同年马兄挽辞二首》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崇禧给事同年马兄挽辞二首》

庆历公偕起,元丰我独伤。
两楹终昔梦,五鼎继前丧。
薰歇曾攀桂,甘留所憩棠。
素风知不坠,能世有诸郎。

中文译文:
庆历公与我一同起步,元丰时我独自伤感。
两位楹联的友谊早已成为过去的梦,五鼎的离世接二连三。
曾经一起攀登过桂花的芳香,留连在喜爱的红棠之间。
素风深知不会倒下,世间仍然会有像你一般的佳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给他的同年马兄挽辞的二首诗中的一首。诗中表达了王安石对逝去友谊的怀念和对丧失的痛惜之情。

首先,诗人提到了庆历公,这是指马兄的父亲马植,与王安石一同参与庆历变法。庆历公与王安石一起追求改革,但元丰时期,王安石已经孤身一人,感到痛心和无奈。

接下来,诗人用两楹和五鼎来象征友谊的破裂和逝去。楹是朝廷中的重要职位,两位楹联意味着亲密无间的友情,但现在已经成为过去的梦。五鼎是古代的一种礼器,象征着权力和荣耀,而马兄的丧失则给王安石带来了更多的伤痛。

诗中还提到了曾经一起欣赏桂花香气和停留在红棠之间的美好时光,这是对过去友情的回忆和留恋。桂花和红棠都是具有浓郁芳香的花木,代表着美好和友谊。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坚信和对未来的期望。素风即指纯洁的风,意味着真挚的友情不会消失。能世有诸郎表示在这个世间仍然会有像马兄这样优秀的人物存在。

整首诗通过描绘友谊的逝去和对友情的思念,表达了王安石内心深处的悲伤和对逝去友谊的珍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友谊长久存在的坚定信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崇禧给事同年马兄挽辞二首》王安石 拼音读音参考

chóng xǐ jǐ shì tóng nián mǎ xiōng wǎn cí èr shǒu
崇禧给事同年马兄挽辞二首

qìng lì gōng xié qǐ, yuán fēng wǒ dú shāng.
庆历公偕起,元丰我独伤。
liǎng yíng zhōng xī mèng, wǔ dǐng jì qián sàng.
两楹终昔梦,五鼎继前丧。
xūn xiē céng pān guì, gān liú suǒ qì táng.
薰歇曾攀桂,甘留所憩棠。
sù fēng zhī bù zhuì, néng shì yǒu zhū láng.
素风知不坠,能世有诸郎。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崇禧给事同年马兄挽辞二首》专题为您介绍崇禧给事同年马兄挽辞二首古诗,崇禧给事同年马兄挽辞二首王安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