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秀老忽然不见》 王安石
禅心暂起何妨寂,道骨虽清不畏寒。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俞秀老忽然不见》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俞秀老忽然不见》是宋代作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忽然去了,飘然游于冶盘,
大家都怀疑我在梁端。
禅心暂时觉醒,又有何妨,
道骨虽然纯净,不畏严寒。
诗意:
这首诗词运用了隐喻和象征手法,描述了诗人的境遇和内心的感悟。诗人以自己忽然离去的姿态,比喻自己如飘游于冶盘之上,让人感到突然而不可捉摸。而大家对他的离去,却怀疑他是否在另一个地方从事着重要的事情,这里以枝策在梁端为比喻。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暂时觉醒的禅心,认为这并不妨碍他的思考和体悟。虽然他的道德品质纯净无瑕,但并不畏惧严寒的考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王安石的思想和境遇。他利用隐喻和象征手法,将自己的离去比喻为飘游于冶盘之上,给人一种突然和不可捉摸的感觉。他的离去引发了人们对他的怀疑,以枝策在梁端为隐喻,暗示他的行动可能在别处,从事着重要的事情。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觉醒的禅心,认为这并不妨碍他思考和体悟。最后,他强调自己的道德品质纯净,虽然面临严寒的考验,却毫不畏惧。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诗人的思想和境遇,同时也传达了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于困难的勇敢面对。
《俞秀老忽然不见》王安石 拼音读音参考
yú xiù lǎo hū rán bú jiàn
俞秀老忽然不见
hū qù piāo rán yóu yě pán, gòng yí zhī cè zài liáng duān.
忽去飘然游冶盘,共疑枝策在梁端。
chán xīn zàn qǐ hé fáng jì, dào gǔ suī qīng bù wèi hán.
禅心暂起何妨寂,道骨虽清不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