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也》 王安石

赐也能言未识真,误将心许汉阴人。
桔槔俯仰妨何事,抱瓮区区老此身。
分类: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头像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赐也》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赐也》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赐也能言未识真,
误将心许汉阴人。
桔槔俯仰妨何事,
抱瓮区区老此身。

中文译文:
天赐给我的才能虽然善于辩论,却未能认识真理,
错误地将我的心托付给了不真实的人。
桔槔(一种植物)弯曲了我的前途,阻碍了我追求的目标,
我只能像抱着一个小瓮一样,度过这平凡而枯燥的一生。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作者自称为"赐也",意味着他的才能是上天所赐予的,但他却感到自己并未真正理解世间的真理。他承认自己曾经错误地将自己的心托付给了不值得的人。桔槔的形象象征了困境和障碍,使得作者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最后,他以抱瓮的形象来描述自己的境况,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自称"赐也",作者把自己的才能归功于天赋,表达了自己对天赋才能的自豪感。然而,他也承认自己未能真正认识到真理,暗示了对自身有限认知的自省。描述桔槔的形象,使得读者感受到作者在追求理想时所面临的困难和阻碍。最后两句以"抱瓮区区老此身"作结,反映了作者对于平凡生活的无奈和对时间流逝的焦虑。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赐也》王安石 拼音读音参考

cì yě
赐也

cì yě néng yán wèi shí zhēn, wù jiāng xīn xǔ hàn yīn rén.
赐也能言未识真,误将心许汉阴人。
jié gāo fǔ yǎng fáng hé shì, bào wèng qū qū lǎo cǐ shēn.
桔槔俯仰妨何事,抱瓮区区老此身。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赐也》专题为您介绍赐也古诗,赐也王安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