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晚眺》 王安石

日下崦嵫外,秋生沆砀闲。
清江无限好,白鸟不胜闲。
雨过云收岭,天空月上湾。
归鞍侵调角,回首六朝山。
分类: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头像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江亭晚眺》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江亭晚眺》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代

日下崦嵫外,
秋生沆砀闲。
清江无限好,
白鸟不胜闲。
雨过云收岭,
天空月上湾。
归鞍侵调角,
回首六朝山。

中文译文:
太阳下落在崦嵫山之外,
秋天在沆砀河岸生长安宁。
清澈的江水无边无际地美好,
白鸟也忍不住陶醉其中。
雨过之后,云彩收拢在山岭间,
天空中的月亮升起在湾曲处。
归程的马鞍侵入了调羹的形状,
回首望去,六朝古都的山峦依然矗立。

诗意与赏析:
《江亭晚眺》是王安石的一首山水田园诗,通过描绘江亭晚上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宁静和美好。

诗的开篇以日落为背景,崦嵫山位于日落的地方,暗示诗人身处偏远的乡间,远离尘嚣,心境宁静。接着,诗人描述了秋天的景色,以"沆砀闲"来形容河岸的宁静与静谧。

接下来的两句"清江无限好,白鸟不胜闲"描绘了江水的清澈与美丽,以及白鸟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游弋自在的情景。这里的江水与白鸟象征着自由与宁静的生活状态,与现实中繁忙的世界形成鲜明对比。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夜晚的景色,雨过之后,云彩收敛在山岭间,天空中的明亮的月亮升起在江湾处,给人以静谧祥和之感。最后两句"归鞍侵调角,回首六朝山"表达了诗人驱马归程,回首望去,远处依然矗立着六朝古都的山峦,诗人心中充满了对历史的回忆和对家园的眷恋。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自由和家园的向往。诗人以淡雅的笔触,将大自然与人的情感相融合,给人以一种宁静、闲适和回归自然的美好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江亭晚眺》王安石 拼音读音参考

jiāng tíng wǎn tiào
江亭晚眺

rì xià yān zī wài, qiū shēng hàng dàng xián.
日下崦嵫外,秋生沆砀闲。
qīng jiāng wú xiàn hǎo, bái niǎo bù shèng xián.
清江无限好,白鸟不胜闲。
yǔ guò yún shōu lǐng, tiān kōng yuè shàng wān.
雨过云收岭,天空月上湾。
guī ān qīn diào jiǎo, huí shǒu liù cháo shān.
归鞍侵调角,回首六朝山。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江亭晚眺》专题为您介绍江亭晚眺古诗,江亭晚眺王安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