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 范成大

湿云垂野淡疏林,十日山行九日阴。
梅子弄黄应要雨,不知客路已泥深。
分类:

作者简介(范成大)

范成大头像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桐庐》范成大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桐庐》

湿云垂野淡疏林,
十日山行九日阴。
梅子弄黄应要雨,
不知客路已泥深。

中文译文:
雨湿的云垂挂在田野上,稀疏的树林苍白而模糊。
连续十天的山行,九天都是阴天。
梅子变黄预示着即将下雨,
不知道作客的路已经变得泥泞而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桐庐》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气候变化,以及旅行中的困境,表达了一种无奈和不安的情绪。

诗中描绘了湿云垂挂在田野上,树林苍白稀疏的景象,给人一种淡雅而凄凉的感觉。接着,诗人描述了连续十天的山行,九天都是阴天,暗示了旅行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和对旅行路途的无知。梅子变黄往往是下雨的预兆,但诗人并不知道客路已经变得泥泞而深,意味着他无法预料旅途的艰辛和困境。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气候变化的描绘,以及旅行中的困境,抒发了诗人的无奈和不安之情。它展现了人在旅途中面对自然力量和未知情况时的无助感,同时也反映了对旅行经历的思考和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桐庐》范成大 拼音读音参考

tóng lú
桐庐

shī yún chuí yě dàn shū lín, shí rì shān xíng jiǔ rì yīn.
湿云垂野淡疏林,十日山行九日阴。
méi zǐ nòng huáng yīng yào yǔ, bù zhī kè lù yǐ ní shēn.
梅子弄黄应要雨,不知客路已泥深。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桐庐》专题为您介绍桐庐古诗,桐庐范成大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