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笔再和二首》 辛弃疾

此心一似篆烟灰,好向君王早乞骸。
何处幽人来问讯,横担竹杖过溪来。
分类:

作者简介(辛弃疾)

辛弃疾头像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信笔再和二首》辛弃疾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信笔再和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此心一似篆烟灰,
好向君王早乞骸。
何处幽人来问讯,
横担竹杖过溪来。

中文译文:
我的心情如同篆字上的烟灰,
渴望早日向君王请命归去。
不知幽居的人会从何处来问候,
我横担着竹杖,穿过小溪而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辛弃疾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思考和对归隐的向往之情。

诗中的"此心一似篆烟灰"一句,通过比喻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痛苦表达出来。篆烟灰指的是燃烧篆书残页的灰烬,象征着过去的辉煌和破败。作者将自己的心情与篆字上的烟灰相比,表达了对自己逐渐消逝的辉煌和无法挽回的境况的感慨。

接着,诗句"好向君王早乞骸"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向君王请命归去的愿望。辛弃疾曾是宋朝的一位将领,但由于政治斗争和变故,他被贬谪到地方。这句诗意味深长,透露出作者对权力和荣耀的向往,希望能够重新获得官职和地位,回到朝廷中。

接下来的两句"何处幽人来问讯,横担竹杖过溪来"则表现了辛弃疾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人在思考自己的处境时,不禁问道,有没有一位幽居的人会到自己的地方来问候。而"横担竹杖过溪来"则描绘了一个幽居者的形象,他背着竹杖,跨过小溪,来到辛弃疾的身边。这里的幽人可以理解为同样处于困境中的知己,彼此可以相互倾诉心中的苦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辛弃疾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归隐生活和知音的向往。辛弃疾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将自己的情感与境况融入其中,留下了一首富有思考和情感的佳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信笔再和二首》辛弃疾 拼音读音参考

xìn bǐ zài hé èr shǒu
信笔再和二首

cǐ xīn yī sì zhuàn yān huī, hǎo xiàng jūn wáng zǎo qǐ hái.
此心一似篆烟灰,好向君王早乞骸。
hé chǔ yōu rén lái wèn xùn, héng dān zhú zhàng guò xī lái.
何处幽人来问讯,横担竹杖过溪来。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信笔再和二首》专题为您介绍信笔再和二首古诗,信笔再和二首辛弃疾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