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宋祁

濯濯萦春晚,依依带暝饶。
楚宫皆饿死,无计学织腰。
分类:

作者简介(宋祁)

宋祁头像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柳》宋祁 翻译、赏析和诗意

《柳》是宋代诗人宋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柳枝婆娑摇曳,春天的晚上清风拂过。
依依不舍地带着夜幕,丰富而充满温情。
楚国的宫殿里人们都饿死了,无法学习编织腰带。

诗意:
这首诗词以柳树为主题,通过描绘春天的夜晚和柳树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世间的思考。诗中提到楚国宫殿的人们饿死,暗示了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现实,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人民疾苦的关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夜晚柳树的景象,通过对柳树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柳树是中国文化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柔韧。诗中的柳树摇曳婆娑,给人以优美的视觉感受,同时也传递出一种温暖和宁静的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社会现实的描绘,楚国宫殿的人们饿死的描述,暗示了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现实。这种对社会不公和人民疾苦的关注,使得诗词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批判性。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实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以柳树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关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柳》宋祁 拼音读音参考

liǔ

zhuó zhuó yíng chūn wǎn, yī yī dài míng ráo.
濯濯萦春晚,依依带暝饶。
chǔ gōng jiē è sǐ, wú jì xué zhī yāo.
楚宫皆饿死,无计学织腰。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柳》专题为您介绍柳古诗,柳宋祁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