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应之出城》 张耒

路穿槐柳遶山斜,长夏村墟对物华。
青玉一寻披箨竹,绛缯千片剪榴花。
分类:

作者简介(张耒)

张耒头像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和应之出城》张耒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应之出城》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路穿槐柳绕山斜,
长夏村墟对物华。
青玉一寻披箨竹,
绛缯千片剪榴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出城的场景。槐树和柳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蜿蜒的山路两旁,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夏天的长日里,乡村和市集交相辉映,繁华盛世的景象映入眼帘。诗中提到了一寻青玉般的翠绿竹叶,以及数不尽的绛红丝带般的剪纸榴花。

这首诗意境清新明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和繁荣的场景。槐树和柳树的穿插,山路的曲折,以及夏日乡村与市集的对比,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人间的繁华。青玉一寻的竹叶和绛红千片的榴花,则给人以生机勃勃和丰富多彩的感觉。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宋代乡村的繁荣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间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青绿和绛红的色彩的运用,以及竹叶和榴花的形象对比,也传递了一种繁荣与生机的意象。整首诗词情景交融,意境美好,给人以愉悦和舒适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应之出城》张耒 拼音读音参考

hé yīng zhī chū chéng
和应之出城

lù chuān huái liǔ rào shān xié, cháng xià cūn xū duì wù huá.
路穿槐柳遶山斜,长夏村墟对物华。
qīng yù yī xún pī tuò zhú, jiàng zēng qiān piàn jiǎn liú huā.
青玉一寻披箨竹,绛缯千片剪榴花。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应之出城》专题为您介绍和应之出城古诗,和应之出城张耒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