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京后作七首》 张耒

过雨陂塘处处深,南风萧艾欲成林。
道边拾穗行歌者,亦有丰年一饱心。
分类:

作者简介(张耒)

张耒头像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离京后作七首》张耒 翻译、赏析和诗意

《离京后作七首》是宋代诗人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过雨陂塘处处深,
南风萧艾欲成林。
道边拾穗行歌者,
亦有丰年一饱心。

中文译文:
雨过后,雨陂塘的处处都很深,
南风吹过,艾草欲成茂密的林。
路旁有拾取庄稼的行走歌者,
他们也能在丰收年份饱满心灵。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开京城的景象。在雨过后,雨陂塘的水深处到处可见,表达了作者离开繁华都市,进入了乡村的寂静与深邃之境。南风吹来,艾草翠绿茂盛,预示着丰收的希望。路旁有行走的歌者,他们在收获季节能够拾取到庄稼,满心欢喜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农田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开都市生活的向往和对丰收的祝福。诗中的雨陂塘和南风艾草形象生动,给读者带来了清新的感觉。行走的歌者象征着勤劳的农民,他们在田野间劳动,享受着收获的成果,这体现了农耕文化的价值观,也传递出对平凡生活的赞美和对丰收的憧憬。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离开都市的宁静和农田的丰收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谐和乐观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离京后作七首》张耒 拼音读音参考

lí jīng hòu zuò qī shǒu
离京后作七首

guò yǔ bēi táng chǔ chù shēn, nán fēng xiāo ài yù chéng lín.
过雨陂塘处处深,南风萧艾欲成林。
dào biān shí suì xíng gē zhě, yì yǒu fēng nián yī bǎo xīn.
道边拾穗行歌者,亦有丰年一饱心。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离京后作七首》专题为您介绍离京后作七首古诗,离京后作七首张耒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