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黄庭坚

开田望食麦,春陇无秀色。
深耕不偿勤,牛耳徒湿湿。
丰凶谁主张,坐令愁煎迫。
河清会有时,得酒洒胸臆。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开田望食麦,
春陇无秀色。
深耕不偿勤,
牛耳徒湿湿。
丰凶谁主张,
坐令愁煎迫。
河清会有时,
得酒洒胸臆。

中文译文:
放眼开垦的田地,看见满眼飘香的麦子,
春天的陇地却没有绚丽的色彩。
辛勤的耕耘却无法得到回报,
牛耳犹如徒然淋湿。
丰收和灾荒由谁来主宰,
坐在这里只能愈发感到忧愁和压迫。
河水清澈的日子将会到来,
喝酒敞开胸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黄庭坚眺望春天田野的景色,但却发现农田里的麦子没有显露出美丽的色彩,暗示着农作物的长势不佳。诗中提到深耕不偿勤,牛耳徒然淋湿,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耕作却得不到丰收的愤慨和无奈之情。丰收和灾荒由谁主宰的问题,让作者感到忧愁和压迫,暗示了社会和命运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

然而,诗末作者寄望于未来,他相信河水会清澈,也预示着美好的时光将会到来。"得酒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乐观心态,他希望通过畅饮酒来洒去内心的烦恼和抑郁。

整首诗以农田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农耕与丰收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黄庭坚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农民的关怀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现实的痛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cháo yuán zhōng xī guī shí shǒu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kāi tián wàng shí mài, chūn lǒng wú xiù sè.
开田望食麦,春陇无秀色。
shēn gēng bù cháng qín, niú ěr tú shī shī.
深耕不偿勤,牛耳徒湿湿。
fēng xiōng shuí zhǔ zhāng, zuò lìng chóu jiān pò.
丰凶谁主张,坐令愁煎迫。
hé qīng huì yǒu shí, dé jiǔ sǎ xiōng yì.
河清会有时,得酒洒胸臆。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专题为您介绍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古诗,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黄庭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