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 黄庭坚

昔公调鼎实,指顾九庙尊。
郡国富士马,于今开塞垣。
谁能起公死,为国守北门。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昔公调鼎实,指顾九庙尊。
郡国富士马,于今开塞垣。
谁能起公死,为国守北门。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历史上伟大人物韦应物的敬仰和思念之情,同时也融入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之情。诗人黄庭坚通过描绘韦应物的事迹,表达了对他的崇敬和景仰,并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一样,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守护国家的北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韦应物的赞美和自己的自省,展现了作者对伟大人物的敬意和对国家的责任感。以下是对每一句的具体解析:

1. "昔公调鼎实,指顾九庙尊。"
这两句描绘了韦应物的伟大事迹。"昔公"指的是古代的韦应物,他曾经在政治上有过重要的贡献。"调鼎实"意指他在朝廷中担任要职,具有实权。"指顾九庙尊"表示他受到尊崇,有权力指导国家重要事务。

2. "郡国富士马,于今开塞垣。"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局势的忧虑。"郡国富士马"指的是现在的国家,意味着国家富庶,马匹强壮。"于今开塞垣"意指当前国家边境的开放,显示出国家的强盛和繁荣。

3. "谁能起公死,为国守北门。"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愿望和责任感。"谁能起公死"表示希望有人能够像韦应物一样,为国家舍生忘死。"为国守北门"意味着守护国家的边疆,保卫国家的安全。

整首诗词通过对韦应物的崇敬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自己的期许。它体现了黄庭坚对伟大人物和国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己责任和担当的思考。这首诗词充满了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是黄庭坚为人民和国家奉献的豪情壮志的抒发。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bǐng yín shí sì shǒu xiào wéi sū zhōu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

xī gōng diào dǐng shí, zhǐ gù jiǔ miào zūn.
昔公调鼎实,指顾九庙尊。
jùn guó fù shì mǎ, yú jīn kāi sāi yuán.
郡国富士马,于今开塞垣。
shuí néng qǐ gōng sǐ, wèi guó shǒu běi mén.
谁能起公死,为国守北门。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专题为您介绍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古诗,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黄庭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