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歌行四首》 黄庭坚

伯夷不食周武粟,程婴可托赵氏孤。
死者复生欲无愧,受遗归妹况在予。
经营百事失本意,跬步寻常畏简书。
人闲若有不税地,判尽筋力终年锄。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伤歌行四首》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伤歌行四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伯夷不食周武粟,
程婴可托赵氏孤。
死者复生欲无愧,
受遗归妹况在予。
经营百事失本意,
跬步寻常畏简书。
人闲若有不税地,
判尽筋力终年锄。

诗词的意境表达了作者黄庭坚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和感慨。通过对伯夷和程婴的描写,诗词探讨了道德和人生的主题。

第一句描述了伯夷不食周武的谷物,这是指伯夷放弃了权力和荣华富贵,追求道德高尚的生活。第二句提到了程婴,他可以寄托希望于赵氏,但黄庭坚自己却无法如此,因为他的处境可能更加孤苦无依。

第三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死者能够重生的愿望,希望自己在重获生命时能够无愧于逝去的先人。第四句则暗示了作者对于家族的责任和承担。

第五句指出了作者在生活中经营百事却失去了自己的本心和初衷,可能是指作者在世俗纷扰中迷失了自我。第六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平凡生活的畏惧,害怕被琐事束缚。

最后两句以农夫的形象进行了比喻,暗示作者希望能够过上安逸宁静的生活,追求简朴的生活方式。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努力奋斗的人生态度,表示愿意毫不畏惧地付出努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伯夷和程婴的描写,以及对自身生活和心境的反思,传达了作者黄庭坚对于道德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中表达了对简朴生活和追求本心的渴望,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担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伤歌行四首》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shāng gē xíng sì shǒu
伤歌行四首

bó yí bù shí zhōu wǔ sù, chéng yīng kě tuō zhào shì gū.
伯夷不食周武粟,程婴可托赵氏孤。
sǐ zhě fù shēng yù wú kuì, shòu yí guī mèi kuàng zài yǔ.
死者复生欲无愧,受遗归妹况在予。
jīng yíng bǎi shì shī běn yì, kuǐ bù xún cháng wèi jiǎn shū.
经营百事失本意,跬步寻常畏简书。
rén xián ruò yǒu bù shuì dì, pàn jǐn jīn lì zhōng nián chú.
人闲若有不税地,判尽筋力终年锄。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伤歌行四首》专题为您介绍伤歌行四首古诗,伤歌行四首黄庭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