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七首》 黄庭坚

碧窗凉簟唯便睡,露井无尘荫绿槐。
梦入醉乡犹病渴,辘轳声到枕边来。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杂诗七首》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杂诗七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碧窗凉簟唯便睡,
露井无尘荫绿槐。
梦入醉乡犹病渴,
辘轳声到枕边来。

中文译文:
清凉的窗户上有一张凉席,我只想躺在上面睡觉,
井边的露水清凉,绿槐树下没有尘土的阴凉。
在梦中进入醉乡,仍然感到口渴不已,
滚轮车的声音传到枕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夏夜的睡梦中的情景。首句描述了作者准备躺在清凉的窗户上的凉席上入睡,体现了夏天夜晚清凉的感觉。第二句描绘了井边的露水清凉,绿槐树下没有尘土,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第三句表达了在梦中进入醉乡后,作者仍然感到口渴,给人一种对清凉的渴望的感觉。最后一句以"辘轳声"为象征,传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知,它的声音似乎在睡梦中回荡,给人一种时光流转的感觉。

整首诗以简短的语句、清新的意境展示了作者在夏夜的宁静和对凉爽的向往。同时,通过描绘梦境中的口渴和时间的流转,诗人也表达了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渴望和对时光的感知。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和自然流畅的节奏展现了宋代诗人的风格和感受,给人以清新、宁静的美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杂诗七首》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zá shī qī shǒu
杂诗七首

bì chuāng liáng diàn wéi biàn shuì, lù jǐng wú chén yīn lǜ huái.
碧窗凉簟唯便睡,露井无尘荫绿槐。
mèng rù zuì xiāng yóu bìng kě, lù lú shēng dào zhěn biān lái.
梦入醉乡犹病渴,辘轳声到枕边来。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杂诗七首》专题为您介绍杂诗七首古诗,杂诗七首黄庭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