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 黄庭坚

太守俱来此西山,楼观重复半烟间。
高僧置酒林泉处,南浦名区望没环。
分类: 南浦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南浦》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南浦》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太守俱来此西山,
楼观重复半烟间。
高僧置酒林泉处,
南浦名区望没环。

中文译文:
太守们都来到了这座西山,
楼阁重重,隐约间透着烟雾。
高僧在林泉之间设宴,
南浦的名区景色无处可见。

诗意:
《南浦》是黄庭坚写于宋代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太守们聚集在西山之上,远望南浦的景色。诗人通过描绘楼阁、烟雾、高僧设宴等场景,表达了对南浦美景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南浦的风貌和诗人的情感。首两句“太守俱来此西山,楼观重复半烟间”,通过使用“太守”这一官职,突出了作者所描述的场景的庄重和气派。后两句“高僧置酒林泉处,南浦名区望没环”,则表达了作者对南浦景色的向往和遗憾,因为南浦的美景已无处可见。

诗中的“楼观”和“高僧置酒林泉处”揭示了南浦景色的壮丽和宁静。黄庭坚以锐利的笔触勾勒出楼阁和烟雾的重重叠叠,形成了一种恢宏的景象。高僧设宴在林泉之间,把南浦的美景与精神生活相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的境界。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南浦景色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的失望。通过描绘宏伟的景象和高尚的精神追求,诗人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南浦》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思想内涵,展示了黄庭坚优雅的艺术风格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南浦》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nán pǔ
南浦

tài shǒu jù lái cǐ xī shān, lóu guān chóng fù bàn yān jiān.
太守俱来此西山,楼观重复半烟间。
gāo sēng zhì jiǔ lín quán chù, nán pǔ míng qū wàng méi huán.
高僧置酒林泉处,南浦名区望没环。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南浦》黄庭坚专题为您介绍《南浦》黄庭坚的诗词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诗意词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