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宣叔乞笋伽陀二颂》 黄庭坚

收夏筤,四月尾。
雨班班,雷虺虺。
茧栗幡,觳(觳殳換束)死。
数寺来,勤老子。
或遭骂,墙有耳。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和宣叔乞笋伽陀二颂》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宣叔乞笋伽陀二颂》是宋代著名文学家黄庭坚所作,是一首以描写收夏筤过程为主题的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宣叔来乞笋,我答应了他的请求。
四月的尾巴,雨点连成一片,雷声隆隆。
栗子的树叶像幡旗一样瑟瑟作响,我看到一只觳死在树下。
几个寺庙的老和尚来帮忙,他们都是勤奋的老子弟子。
有时候我会遭到人的责骂,因为墙壁听得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收夏筤为主题,描绘了一个夏季的丰收场景,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劳动的热爱。其中,宣叔来乞笋,是诗人在田园生活中的一段插曲,表现了诗人的宽容和乐于助人的品质。雨点连成一片,雷声隆隆,给人一种震撼和壮观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丰收的喜悦和充实。栗子的树叶像幡旗一样瑟瑟作响,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把树叶比喻成幡旗,生动地描绘了树叶在风中摇曳的景象。诗中出现的“觳”,是一种昆虫,这里也运用了象征手法,暗示了生命的轮回和万物的生灭。最后,诗人描述了一些勤奋的老和尚,他们来帮忙收夏筤,表现出了诗人对勤劳、乐于助人的人格的赞扬。最后两句“有时候我会遭到人的责骂,因为墙壁听得见”,则富有深意地表达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看法。整首诗情感真挚,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明快,是黄庭坚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宣叔乞笋伽陀二颂》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hé xuān shū qǐ sǔn jiā tuó èr sòng
和宣叔乞笋伽陀二颂

shōu xià láng, sì yuè wěi.
收夏筤,四月尾。
yǔ bān bān, léi huī huī.
雨班班,雷虺虺。
jiǎn lì fān, hú hú shū huàn shù sǐ.
茧栗幡,觳(觳殳換束)死。
shù sì lái, qín lǎo zi.
数寺来,勤老子。
huò zāo mà, qiáng yǒu ěr.
或遭骂,墙有耳。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宣叔乞笋伽陀二颂》专题为您介绍和宣叔乞笋伽陀二颂古诗,和宣叔乞笋伽陀二颂黄庭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