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仲谋夜中有感》 黄庭坚

纸窗惊吹玉蹀躞,竹砌碎撼金琅璫。
兰缸有泪风飘地,遥夜无人月上廊。
愁思起如独绪茧,归梦不到合懽床。
少年多事意易乱,诗律坎坎同寒螿。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和仲谋夜中有感》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仲谋夜中有感》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黄庭坚。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纸窗惊吹玉蹀躞,
竹砌碎撼金琅璫。
兰缸有泪风飘地,
遥夜无人月上廊。
愁思起如独绪茧,
归梦不到合欢床。
少年多事意易乱,
诗律坎坎同寒螿。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作者在这个时刻感受到了一种深沉的情绪。诗中通过描述纸窗被风吹动,发出微弱的声音,竹子的声音在石砌的庭院里回响,传播出金银饰物的声音。兰花盆里的泪水随风飘洒,遥远的夜晚月亮升起,廊道上没有人。作者的忧愁思绪如同一种孤独的茧,无法回到温暖的床上。年轻时的人容易被琐事所困扰,诗律的要求就像一只寒螿一样不停地叫唤。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景象,通过对声音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纸窗、竹子、金银饰物等细节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氛围。诗中的兰花泪水和遥远的月亮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忧愁。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年轻人容易受外界纷扰的理解和思考,也对诗律的要求提出了自己的感受。整首诗通过对细微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展示了作者独特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索,给人以深入思考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仲谋夜中有感》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hé zhòng móu yè zhōng yǒu gǎn
和仲谋夜中有感

zhǐ chuāng jīng chuī yù dié xiè, zhú qì suì hàn jīn láng dāng.
纸窗惊吹玉蹀躞,竹砌碎撼金琅璫。
lán gāng yǒu lèi fēng piāo dì, yáo yè wú rén yuè shàng láng.
兰缸有泪风飘地,遥夜无人月上廊。
chóu sī qǐ rú dú xù jiǎn, guī mèng bú dào hé huān chuáng.
愁思起如独绪茧,归梦不到合懽床。
shào nián duō shì yì yì luàn, shī lǜ kǎn kǎn tóng hán jiāng.
少年多事意易乱,诗律坎坎同寒螿。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仲谋夜中有感》专题为您介绍和仲谋夜中有感古诗,和仲谋夜中有感黄庭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