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州作二首》 黄庭坚

千古人心指下传,杨姝烟月过年年。
不知心向谁边切,弹尽松风欲断弦。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太平州作二首》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太平州作二首》是宋代文人黄庭坚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千古人心指下传,
杨姝烟月过年年。
不知心向谁边切,
弹尽松风欲断弦。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黄庭坚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诗中描述了千古人心如何代代相传,美丽的杨姝(指代女子)和烟月在岁岁年年间渐行渐远。诗人深感自己的心意似乎无法确定地倾向于何处,就像琴弦弹尽了,而松风又欲断弦一样。

赏析:
1.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人情的变迁。千古人心的指引象征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传承,而杨姝和烟月则代表了美丽与温柔的象征。通过对这些形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美好人物逝去的感慨。

2. 诗人提到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心意倾向于何处,这体现了内心的迷茫和无法确定的情感状态。这种迷茫感受和无法定位的心境,使诗人感到自己仿佛弹尽了琴弦,而周围的松风又欲断弦,这种无力和脆弱的状态强化了诗词的情感表达。

3. 诗词运用了寥寥数语,却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通过对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迷茫的描绘,诗人唤起了读者对于人生短暂和人情冷暖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美好人物逝去的感慨,以及对内心迷茫和无法确定的情感状态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太平州作二首》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tài píng zhōu zuò èr shǒu
太平州作二首

qiān gǔ rén xīn zhǐ xià chuán, yáng shū yān yuè guò nián nián.
千古人心指下传,杨姝烟月过年年。
bù zhī xīn xiàng shuí biān qiè, dàn jǐn sōng fēng yù duàn xián.
不知心向谁边切,弹尽松风欲断弦。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太平州作二首》专题为您介绍太平州作二首古诗,太平州作二首黄庭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