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秦少章晁适道赠答诗》 黄庭坚

二子论文地,阴风雪塞庐。
宁穿东郭履,不遗子公书。
士固难推挽,时闻有诏除。
负暄真得计,献御恐成疏。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次韵秦少章晁适道赠答诗》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秦少章晁适道赠答诗》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子论文地,
阴风雪塞庐。
宁穿东郭履,
不遗子公书。
士固难推挽,
时闻有诏除。
负暄真得计,
献御恐成疏。

诗意:
这首诗词是黄庭坚以次韵回答秦少章和晁适道的赠诗。诗中描绘了一个士人的境遇和心情。他们正在讨论文学之道,但是外面阴风凛冽,雪花堆积在茅屋之中。诗人表示宁愿穿着简陋的东郭鞋履,也不愿错过朋友们的书信。虽然士人们的才华难以推动时势的变迁,但诗人曾听闻会有诏令来废除一些限制。然而,他担心自己的言辞可能会引起皇帝的怀疑。

赏析:
黄庭坚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士人的境遇和心情。诗中的"二子"指的是秦少章和晁适道,他们在讨论文学之道,但是由于恶劣的天气,他们的茅屋被阴风雪封闭。这里的"阴风雪塞庐"形象地描绘了寒冷的环境,也暗示了士人在时代的限制下无法自由展示才华的困境。

接下来,诗人用"宁穿东郭履,不遗子公书"来表示自己宁愿穿着简陋的鞋履也不愿错过朋友们的书信。这表明了诗人对友谊的重视,并且表达了士人们在逆境中仍然坚持追求学术和友情的精神。

诗的下半部分,黄庭坚描绘了士人们的境遇。他们的才华难以推动时势的变迁,但是诗人曾听闻有可能有诏令来废除一些限制。然而,他担心自己的言辞可能会引起皇帝的怀疑,使自己的奏章不被重视。这里表达了士人们在时代变革中的无奈和担忧。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士人们的境遇和心情,表达了他们对友谊和学术的追求,以及在时代变革中的无奈和担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秦少章晁适道赠答诗》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qín shǎo zhāng cháo shì dào zèng dá shī
次韵秦少章晁适道赠答诗

èr zi lùn wén dì, yīn fēng xuě sāi lú.
二子论文地,阴风雪塞庐。
níng chuān dōng guō lǚ, bù yí zi gōng shū.
宁穿东郭履,不遗子公书。
shì gù nán tuī wǎn, shí wén yǒu zhào chú.
士固难推挽,时闻有诏除。
fù xuān zhēn dé jì, xiàn yù kǒng chéng shū.
负暄真得计,献御恐成疏。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次韵秦少章晁适道赠答诗》专题为您介绍次韵秦少章晁适道赠答诗古诗,次韵秦少章晁适道赠答诗黄庭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