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净因壁二首》 黄庭坚

暝倚蒲团挂鉢囊,半窗疏箔度微凉。
蕉心不展待时雨,葵叶为谁倾太阳。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题净因壁二首》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净因壁二首》是黄庭坚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寂静而清幽的景象。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暝倚蒲团挂鉢囊,
半窗疏箔度微凉。
蕉心不展待时雨,
葵叶为谁倾太阳。

诗意:
诗的第一首描述了暮色将临时的景象。诗人靠在蒲团上,挂着一个鉢囊(佛教中用于装饰和装饰物的容器)。窗户只拉起了一半的竹帘,微风吹来,带来些许凉意。第二首诗描述了蕉叶和葵叶的情景。蕉叶尚未展开,等待着雨水的降临;而葵叶则倾斜着迎接太阳。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静谧的景象。诗人通过描写细节,营造了一种深秋暮色降临的氛围。暮色中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宁静相互呼应,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第一首诗中,诗人倚在蒲团上,挂着鉢囊,似乎正在静静地沉思。半拉起的窗帘透出微凉的风,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这种细腻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秋日暮色中的宁静和恬淡。

第二首诗中,蕉叶未展,等待着秋雨的滋润,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而葵叶则向着太阳倾斜,展示了生命的活力和对阳光的渴望。这种对自然界的描绘,折射出人们对生命和希望的向往。

整首诗词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未来的希望。它带给读者一种深秋时节特有的宁静和温暖,同时也让人思考生命的变化和对未来的期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题净因壁二首》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tí jìng yīn bì èr shǒu
题净因壁二首

míng yǐ pú tuán guà bō náng, bàn chuāng shū bó dù wēi liáng.
暝倚蒲团挂鉢囊,半窗疏箔度微凉。
jiāo xīn bù zhǎn dài shí yǔ, kuí yè wèi shuí qīng tài yáng.
蕉心不展待时雨,葵叶为谁倾太阳。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题净因壁二首》专题为您介绍题净因壁二首古诗,题净因壁二首黄庭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