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子》 李益

绣帐博山炉,银鞍冯子都。
黄昏莫攀折,惊起欲栖乌。
分类:

作者简介(李益)

李益头像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金吾子》李益 翻译、赏析和诗意

《金吾子》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绣帐博山炉,银鞍冯子都。
黄昏莫攀折,惊起欲栖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的景象,以及与之相关的情感和意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一幅黄昏时分的画面。首两句描述了一个精美的场景:绣帐和博山炉,银鞍和冯子都。绣帐和博山炉都是贵族家中常见的奢华物品,而银鞍和冯子都是高贵的坐骑。这些描写突出了富丽堂皇的环境,也暗示了诗人的身份和地位。

然而,第三句却传递出一种黯然的情绪:黄昏莫攀折。这句话意味着黄昏的时刻不可再挽留,时间无法逆转,而诗人似乎无法抵挡这种无可奈何的流逝。这种无力感和迷茫感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和忧伤。

最后一句"惊起欲栖乌"则是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动荡和不安。乌鸦在古代文化中常常被视为不祥之兆,代表着不安和厄运。诗人提到乌鸦惊起欲栖,暗示着他内心的动荡和困扰。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和意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迷茫和不安。诗人通过对时间和命运的思考,传递出对人生无常和无力改变的深切感受。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唤起读者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展示了唐代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思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金吾子》李益 拼音读音参考

jīn wú zi
金吾子

xiù zhàng bó shān lú, yín ān féng zǐ dōu.
绣帐博山炉,银鞍冯子都。
huáng hūn mò pān zhé, jīng qǐ yù qī wū.
黄昏莫攀折,惊起欲栖乌。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金吾子》专题为您介绍金吾子古诗,金吾子李益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