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谢泰亨送酒》 黄庭坚

风扫三峨山外雨,霜摧五柳宅边花。
非君送酒添秋睡,可耐东池到晓蛙。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奉谢泰亨送酒》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奉谢泰亨送酒》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风吹扫过三峨山外的雨,
霜冻摧垮了五柳宅边的花。
非君赠酒让秋意更浓,
可怜东池的蛙声直到天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诗中描述了风吹过山上的雨,霜冻摧垮了五柳宅旁的花。诗人以此来表达秋天的凄凉和寂寞。然而,诗人对于朋友泰亨送来的酒表示感谢,因为酒可以增添秋天的寂寞之美。诗末提到了东池的蛙声,暗示了夜晚的宁静和孤独。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雨、风、霜、花等元素都与秋天密切相关,展现了秋天的凄凉与寂寞。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和苦闷。

然而,诗人对于泰亨送来的酒表示感谢,这也显示了他对友谊和情谊的珍视。酒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被用来象征欢乐和交流,因此,诗人将酒与秋天的凄凉相结合,表达了对友谊的渴望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最后,诗末提到了东池的蛙声。蛙声在夜晚格外清晰,也带有一种宁静和孤独的感觉。这句诗意味深长,暗示了诗人在夜晚的寂静中思考和感慨,对于友情和人生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秋天的凄凉和寂寞,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友谊和情谊的思念之情。该诗意蕴含深远,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奉谢泰亨送酒》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xiè tài hēng sòng jiǔ
奉谢泰亨送酒

fēng sǎo sān é shān wài yǔ, shuāng cuī wǔ liǔ zhái biān huā.
风扫三峨山外雨,霜摧五柳宅边花。
fēi jūn sòng jiǔ tiān qiū shuì, kě nài dōng chí dào xiǎo wā.
非君送酒添秋睡,可耐东池到晓蛙。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奉谢泰亨送酒》专题为您介绍奉谢泰亨送酒古诗,奉谢泰亨送酒黄庭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