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山与酒徒别》 李端

野客本无事,此来非有求。
烦君徵乐饯,未免忆山愁。
红烛侵明月,青娥促白头。
童心久已尽,岂为艳歌留。
分类:

作者简介(李端)

李端头像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归山与酒徒别》李端 翻译、赏析和诗意

《归山与酒徒别》是唐代诗人李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野客本无事,此来非有求。
烦君徵乐饯,未免忆山愁。
红烛侵明月,青娥促白头。
童心久已尽,岂为艳歌留。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离开山野生活、告别酒徒朋友的归山之旅。野客(指山野间自由自在的人)本来无所事事,此次离开并非为了寻求什么。作者烦扰着朋友,请求他来相送,以免自己在回山的途中感到孤独忧愁。红色的蜡烛渐渐侵蚀着明亮的月光,年轻的女子催促着年迈的白发人。童心已经消逝殆尽,怎能为了红尘的艳歌而留恋不舍呢?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李端对山野生活的向往和对俗世烦忧的厌倦之情。诗中用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红烛侵明月和青娥促白头,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童心已消逝,作者已经看透了红尘世界的浮华和虚妄,不再为世俗的艳歌所留恋。归山的决定既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也是对内心宁静与淡泊的向往。

这首诗词展示了李端独特的写作风格,他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烦忧的厌倦和对山野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描绘,以及对童心的消逝的反思,诗词传达了一种对人生返璞归真、追求内心宁静的理念。整首诗情绪平和,言简意赅,给人一种深思熟虑、超脱尘世的感觉,展现了唐代诗人独有的哲思和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归山与酒徒别》李端 拼音读音参考

guī shān yǔ jiǔ tú bié
归山与酒徒别

yě kè běn wú shì, cǐ lái fēi yǒu qiú.
野客本无事,此来非有求。
fán jūn zhēng lè jiàn, wèi miǎn yì shān chóu.
烦君徵乐饯,未免忆山愁。
hóng zhú qīn míng yuè, qīng é cù bái tóu.
红烛侵明月,青娥促白头。
tóng xīn jiǔ yǐ jǐn, qǐ wèi yàn gē liú.
童心久已尽,岂为艳歌留。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归山与酒徒别》专题为您介绍归山与酒徒别古诗,归山与酒徒别李端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