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之美讽古二首》 司马光

海客久藏机,鸥知人未知。
如何毫末利,管鲍亦相欺。
分类:

作者简介(司马光)

司马光头像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和之美讽古二首》司马光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之美讽古二首》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对海客和鸥的对比,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海客久藏机,鸥知人未知。
如何毫末利,管鲍亦相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海客和鸥作为象征,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首先,诗中的"海客"指的是长期在海上航行的人,他们经历了无数的风浪和艰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而"鸥"则代表了自然界的智慧和洞察力。诗中提到,鸥了解人类的行为和思维,而人类却对鸥所知甚少。

接下来,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一种思考:在这个世界上,人们常常追求微小的利益,而忽视了更大的智慧和价值。管鲍是两位古代政治家,他们以权谋和权术闻名于世。诗中提到,即使是这样的权谋家也会被鸥的智慧所欺骗,说明人类的智慧和权谋相对于自然的智慧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这首诗词通过对海客和鸥的对比,表达了一种谦逊和敬畏的态度。它提醒人们要保持谦虚和开放的心态,不要过于自负和狂妄。同时,诗人也在暗示人类应该更加关注自然界的智慧和价值,以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和智慧。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以海客和鸥为象征,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一种谦逊和敬畏的态度,并呼吁人们关注更大的智慧和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之美讽古二首》司马光 拼音读音参考

hé zhī měi fěng gǔ èr shǒu
和之美讽古二首

hǎi kè jiǔ cáng jī, ōu zhī rén wèi zhī.
海客久藏机,鸥知人未知。
rú hé háo mò lì, guǎn bào yì xiāng qī.
如何毫末利,管鲍亦相欺。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之美讽古二首》专题为您介绍和之美讽古二首古诗,和之美讽古二首司马光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