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 梅尧臣

衣冠今盛族,兰玉旧家声。
博古无遗悮,遭时有重名。
魂舆临水发,灵马向郊鸣。
归葬商丘外,森森柏已成。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衣冠今盛族,兰玉旧家声。
博古无遗悮,遭时有重名。
魂舆临水发,灵马向郊鸣。
归葬商丘外,森森柏已成。

诗意:
这首诗词是梅尧臣为王侍讲原叔所写的挽词。诗人向原叔致以深切的悼念和告别,表达了对原叔生前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古代官员的葬礼仪式为背景,通过对原叔的赞美和告别,展现了诗人对逝去的友人的追思之情。

首两句“衣冠今盛族,兰玉旧家声。”描绘了原叔在世时的身份和声望,他是一个衣冠楚楚、声名显赫的人物。这里使用了“衣冠”、“兰玉”等词语,表达了原叔高雅的仪表和家族的声望。

接下来的两句“博古无遗悮,遭时有重名。”表达了原叔在学问方面的广博和才名显赫。他在博古学问上无所不知,没有遗漏的错误,但同时也遭受了时世的压迫,使他的名声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下一句“魂舆临水发,灵马向郊鸣。”描绘了原叔的灵柩在丧葬仪式上被抬到水边,准备迁葬的场景。这一景象凸显了原叔的崇高和庄严,也表达了丧葬仪式的庄重和悲伤。

最后一句“归葬商丘外,森森柏已成。”描述了原叔被安葬在商丘外的墓地,墓地周围已经长满了茂密的柏树。这一描写展示了墓地的肃穆和庄严,也表达了人们对原叔的深深怀念和对他的墓地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悼念之情,描绘了原叔在世时的荣耀和才名,以及他离世后的庄严葬礼。通过诗人的抒发感情,读者可以感受到对逝去的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他的崇敬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wáng shì jiǎng yuán shū wǎn cí sān shǒu
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

yì guān jīn shèng zú, lán yù jiù jiā shēng.
衣冠今盛族,兰玉旧家声。
bó gǔ wú yí wù, zāo shí yǒu zhòng míng.
博古无遗悮,遭时有重名。
hún yú lín shuǐ fā, líng mǎ xiàng jiāo míng.
魂舆临水发,灵马向郊鸣。
guī zàng shāng qiū wài, sēn sēn bǎi yǐ chéng.
归葬商丘外,森森柏已成。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专题为您介绍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古诗,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梅尧臣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