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 梅尧臣

少年为侍从,名誉竟轩腾。
每吐胸中凤,宁容笔上蝇。
受厘延汉室,被谤过周陵。
今日泉宫启,师臣秩增礼。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是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描写了李侍郎年少时担任侍从,以其才德获得声誉和提升,并表达了对其的赞美和挽歌之情。

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

少年为侍从,名誉竟轩腾。
每吐胸中凤,宁容笔上蝇。
受厘延汉室,被谤过周陵。
今日泉宫启,师臣秩增礼。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李侍郎的少年时代为切入点,通过赞美他的才华和品德,表达了对他的钦佩和敬意。诗中提到李侍郎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声名远扬,名誉不断上升,就像凤凰一样高飞。他的文采超群,使得任何的污点和过失都无法侵蚀他的名声。

诗中还提到李侍郎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廷臣,被指责过的事情已经成为过去,他在周陵一事上的诽谤也已经过去了。现在,他在泉宫中展示自己的才华,获得了更高的官职和礼遇。

整首诗以赞美李侍郎为主题,通过对他的才华和荣誉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悼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凤凰和蝇的比喻,凸显了李侍郎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通过描述他在宫廷中的地位的提升,诗人强调了他的成就和荣誉,展示了他在官场中的光辉形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梅尧臣对李侍郎的敬佩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生平事迹的悼念和思念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duān míng lǐ shì láng wǎn gē sān shǒu
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

shào nián wèi shì cóng, míng yù jìng xuān téng.
少年为侍从,名誉竟轩腾。
měi tǔ xiōng zhōng fèng, níng róng bǐ shàng yíng.
每吐胸中凤,宁容笔上蝇。
shòu lí yán hàn shì, bèi bàng guò zhōu líng.
受厘延汉室,被谤过周陵。
jīn rì quán gōng qǐ, shī chén zhì zēng lǐ.
今日泉宫启,师臣秩增礼。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专题为您介绍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古诗,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梅尧臣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