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正仲赋杨兵部吴兴五题·碧澜堂》 梅尧臣

虚云临滉漾,桥势对隆穹。
环佩佳人去,汀洲翠带空。
橘船过砌下,兰栋起云中。
欲问芳菲地,吴王一废宫。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依韵和正仲赋杨兵部吴兴五题·碧澜堂》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依韵和正仲赋杨兵部吴兴五题·碧澜堂》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虚云临滉漾,
桥势对隆穹。
环佩佳人去,
汀洲翠带空。
橘船过砌下,
兰栋起云中。
欲问芳菲地,
吴王一废宫。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象,以及过去辉煌的历史。诗中描述了滉漾的水面上虚云的倒影,桥梁与天空相对应的壮丽景象。佩环的美人已经离去,汀洲上的翠绿带却是空空如也。橘船从砌下经过,兰栋从云中升起。诗人渴望了解这片芳菲之地,却只看到吴王废弃的宫殿。

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景的手法,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展现了一种凄美的情感和对过去的追忆。诗人运用了生动的形象描写,如滉漾的水面、高耸的桥梁、翠绿的汀洲等,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诗中所描绘的美景。同时,诗人通过描述废弃的吴王宫殿,隐含了岁月更迭、兴衰荣辱的主题,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光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凝炼的意象,将景色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慨。它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唤起读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光阴流逝的反思,展现了悲凉之美。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依韵和正仲赋杨兵部吴兴五题·碧澜堂》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yī yùn hé zhèng zhòng fù yáng bīng bù wú xīng wǔ tí bì lán táng
依韵和正仲赋杨兵部吴兴五题·碧澜堂

xū yún lín huàng yàng, qiáo shì duì lóng qióng.
虚云临滉漾,桥势对隆穹。
huán pèi jiā rén qù, tīng zhōu cuì dài kōng.
环佩佳人去,汀洲翠带空。
jú chuán guò qì xià, lán dòng qǐ yún zhōng.
橘船过砌下,兰栋起云中。
yù wèn fāng fēi dì, wú wáng yī fèi gōng.
欲问芳菲地,吴王一废宫。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依韵和正仲赋杨兵部吴兴五题·碧澜堂》专题为您介绍依韵和正仲赋杨兵部吴兴五题·碧澜堂古诗,依韵和正仲赋杨兵部吴兴五题·碧澜堂梅尧臣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