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宫怨》 梅尧臣

汉宫中选时,天下谁为校。
宠至莫言非,思移难恃貌。
一朝居别馆,悔妒何由效。
买赋岂无金,其如君不乐。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西宫怨》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西宫怨》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汉宫中选时,天下谁为校。
当选入汉宫时,天下间谁能与我相比。

宠至莫言非,思移难恃貌。
宠爱到了极点,无人敢说不是,但我心思却难以依靠容貌。

一朝居别馆,悔妒何由效。
一旦离开宫殿,后悔和嫉妒又能有何作用。

买赋岂无金,其如君不乐。
即使用金钱购买才艺,又如何能使君主快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宫廷生活的思考和感受。作者在汉宫中被选中,但他意识到宠爱是虚幻的,不能仅仅依靠外貌。当他离开宫殿时,他意识到后悔和嫉妒是无益的。最后,他提到即使用金钱购买才艺,也不能使君主快乐,暗示了对权力和虚荣的质疑。

这首诗词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权力和虚荣的深思熟虑。它展示了作者对外貌和权力的怀疑态度,强调了内心的真实和自我价值的重要性。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西宫怨》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xī gōng yuàn
西宫怨

hàn gōng zhòng xuǎn shí, tiān xià shuí wèi xiào.
汉宫中选时,天下谁为校。
chǒng zhì mò yán fēi, sī yí nán shì mào.
宠至莫言非,思移难恃貌。
yī zhāo jū bié guǎn, huǐ dù hé yóu xiào.
一朝居别馆,悔妒何由效。
mǎi fù qǐ wú jīn, qí rú jūn bù lè.
买赋岂无金,其如君不乐。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西宫怨》专题为您介绍西宫怨古诗,西宫怨梅尧臣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