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渡长芦江》 梅尧臣

带月出寒浦,残星浸水濆。
帆开风色正,舟急浪花分。
雾气横江白,鸡声隔岸闻。
天晴建业近,锺岫起孤云。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早渡长芦江》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早渡长芦江》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带着月亮离开寒冷的港口,
残星浸泡在水中。
帆展开,风色正好,
船只迅速穿过波浪,溅起水花。
雾气横卧在江面上,白茫茫一片,
鸡鸣声从对岸传来。
天空晴朗,建业渐近,
钟岫上升,孤云飘荡。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晨渡江的景象。诗人带着月亮离开寒冷的港口,船只在波浪中迅速前行。江面上弥漫着白茫茫的雾气,对岸传来鸡鸣声。天空晴朗,建业(即今天的南京)渐渐靠近,钟岫(即钟山)上升,孤云飘荡。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江上的景色和氛围,展现了清晨的宁静和美丽。

赏析:
《早渡长芦江》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江上的景色,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清晨的宁静和美丽。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如月亮与残星、风色与浪花、雾气与鸡鸣声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诗人通过描绘江上的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恢弘,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意境高远,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早渡长芦江》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zǎo dù zhǎng lú jiāng
早渡长芦江

dài yuè chū hán pǔ, cán xīng jìn shuǐ fén.
带月出寒浦,残星浸水濆。
fān kāi fēng sè zhèng, zhōu jí làng huā fēn.
帆开风色正,舟急浪花分。
wù qì héng jiāng bái, jī shēng gé àn wén.
雾气横江白,鸡声隔岸闻。
tiān qíng jiàn yè jìn, zhōng xiù qǐ gū yún.
天晴建业近,锺岫起孤云。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早渡长芦江》专题为您介绍早渡长芦江古诗,早渡长芦江梅尧臣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