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遇雪》 梅尧臣

晓风鸣大泽,春雪下长河。
沙草缘堤没,杨花拂水多。
惊鸥不知远,候雁几闻过。
欲问耶溪转,今朝奈兴何。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舟中遇雪》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舟中遇雪》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晓风鸣大泽,
春雪下长河。
沙草缘堤没,
杨花拂水多。
惊鸥不知远,
候雁几闻过。
欲问耶溪转,
今朝奈兴何。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舟中遇到雪的情景。清晨的微风吹过大泽,春雪纷纷扬扬地落在长河上。河岸边的沙草被雪覆盖,水面上的杨花也多了许多。惊飞的海鸥不知道远方的消息,等待迁徙的候鸟也只听到几声呼唤。作者想询问耶溪的转变,但在今天的早晨,他的心情却无法得到满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冬日清晨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晓风、大泽、长河、沙草、杨花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雪后的宁静和美丽。作者通过描写惊鸥和候雁,表达了对自然界中生命的关注和思考。最后两句诗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和命运的疑问和困惑。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舟中遇雪》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zhōu zhōng yù xuě
舟中遇雪

xiǎo fēng míng dà zé, chūn xuě xià cháng hé.
晓风鸣大泽,春雪下长河。
shā cǎo yuán dī méi, yáng huā fú shuǐ duō.
沙草缘堤没,杨花拂水多。
jīng ōu bù zhī yuǎn, hòu yàn jǐ wén guò.
惊鸥不知远,候雁几闻过。
yù wèn yé xī zhuǎn, jīn zhāo nài xìng hé.
欲问耶溪转,今朝奈兴何。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舟中遇雪》专题为您介绍舟中遇雪古诗,舟中遇雪梅尧臣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