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 梅尧臣

桥边三尺剑,江上六钧弧。
汉武帝何处,周将军已无。
织绡深有室,泣泪自为珠。
谁为九渊害,人犹能尔图。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蛟》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蛟》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寓言故事,通过对蛟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思索。

诗中描述了桥边三尺长的剑和江上六钧重的弓。这里的剑和弓象征着武力和权力。接着提到了汉武帝和周将军,暗示了古代历史中的英雄人物。然而,这些英雄已经不在了,他们的力量和影响力已经消逝。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一个织绡深室,其中有泪水凝结成珠。这里的织绡象征着女性的柔弱和脆弱,而泪水则象征着悲伤和痛苦。这种对女性的描写,可能是对社会动荡和战乱所带来的伤害的象征。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那些为了私利而伤害他人的人的愤慨。诗人认为,即使在九渊之深,人们仍然能够保持自己的尊严和追求正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蛟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性的思考。它呈现了一个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权力和英雄的追求,以及对伤害和痛苦的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蛟》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jiāo

qiáo biān sān chǐ jiàn, jiāng shàng liù jūn hú.
桥边三尺剑,江上六钧弧。
hàn wǔ dì hé chǔ, zhōu jiāng jūn yǐ wú.
汉武帝何处,周将军已无。
zhī xiāo shēn yǒu shì, qì lèi zì wèi zhū.
织绡深有室,泣泪自为珠。
shuí wèi jiǔ yuān hài, rén yóu néng ěr tú.
谁为九渊害,人犹能尔图。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蛟》专题为您介绍蛟古诗,蛟梅尧臣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