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杂咏 吴女坟》 高启

鱼灯照艳魄,夜冷珠衣薄。
白玉土中埋,红兰霜后落。
不乘台上凤,空舞桥边鹤。
韩重未归来,泉宫秋寂寞。
分类:

作者简介(高启)

高启头像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姑苏杂咏 吴女坟》高启 翻译、赏析和诗意

《姑苏杂咏 吴女坟》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吴女坟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时光和人事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鱼灯照艳魄,夜冷珠衣薄。
白玉土中埋,红兰霜后落。
不乘台上凤,空舞桥边鹤。
韩重未归来,泉宫秋寂寞。

这首诗词以吴女坟为背景,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展现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中提到的鱼灯照艳魄,夜冷珠衣薄,形容了夜晚的寒冷和凄凉。白玉土中埋,红兰霜后落,表达了逝去的时光和人事的悲凉。诗中还提到了不乘台上凤,空舞桥边鹤,暗示了人事已非,时光已逝,只剩下空虚和寂寞。最后两句“韩重未归来,泉宫秋寂寞”,则表达了对韩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泉宫秋天的寂寞。

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人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孤寂的感受。这种凄凉的氛围和对逝去的怀念,给人一种深沉而忧伤的感觉,展现了明代诗人高启独特的情感表达能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姑苏杂咏 吴女坟》高启 拼音读音参考

gū sū zá yǒng wú nǚ fén
姑苏杂咏 吴女坟

yú dēng zhào yàn pò, yè lěng zhū yī báo.
鱼灯照艳魄,夜冷珠衣薄。
bái yù tǔ zhōng mái, hóng lán shuāng hòu luò.
白玉土中埋,红兰霜后落。
bù chéng tái shàng fèng, kōng wǔ qiáo biān hè.
不乘台上凤,空舞桥边鹤。
hán zhòng wèi guī lái, quán gōng qiū jì mò.
韩重未归来,泉宫秋寂寞。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姑苏杂咏 吴女坟》专题为您介绍姑苏杂咏 吴女坟古诗,姑苏杂咏 吴女坟高启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