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熹公》 高启

禅居紫阁阴,欲去问安心。
野岸随流曲,山门隐树深。
千灯燃雨塔,一磬出风林。
想见跏趺处,云多不可寻。
分类:

作者简介(高启)

高启头像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寄熹公》高启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寄熹公》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寄给熹公,
住在紫阁的幽静之地,
想要离开,问问自己的内心是否安宁。
野岸随着水流弯曲,
山门隐藏在深深的树林中。
千盏灯燃照着雨中的塔,
一声磬响起于风林之间。
我想见到跏趺坐禅的地方,
但云雾太多,无法寻找。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思考。诗人寄给熹公,表明他希望能够与熹公分享自己的心境。诗人身处紫阁,这是一个幽静的地方,他渴望离开这里,去问问自己的内心是否安宁。野岸随着水流弯曲,山门隐藏在深深的树林中,这些景象象征着世间的变幻和迷茫。千盏灯燃照着雨中的塔,一声磬响起于风林之间,这些景象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和心灵的向往。诗人想要找到跏趺坐禅的地方,但云雾太多,无法寻找,这暗示了诗人对于真理和内心的追寻并不容易。

赏析:
《寄熹公》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于内心安宁和真理的追求。诗中的紫阁、野岸、山门、雨塔等景象,都具有象征意义,使整首诗词充满了禅意和哲思。诗人渴望离开幽静的紫阁,去问问自己的内心是否安宁,这反映了他对于内心真实状态的思考和追求。同时,诗人对于宁静和心灵的向往也通过描绘雨中的塔和风林中的磬得到了表达。然而,诗人想要找到跏趺坐禅的地方却受到云雾的阻隔,这暗示了诗人对于真理和内心的追寻并不容易。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追求和人生意义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寄熹公》高启 拼音读音参考

jì xī gōng
寄熹公

chán jū zǐ gé yīn, yù qù wèn ān xīn.
禅居紫阁阴,欲去问安心。
yě àn suí liú qū, shān mén yǐn shù shēn.
野岸随流曲,山门隐树深。
qiān dēng rán yǔ tǎ, yī qìng chū fēng lín.
千灯燃雨塔,一磬出风林。
xiǎng jiàn jiā fū chù, yún duō bù kě xún.
想见跏趺处,云多不可寻。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寄熹公》专题为您介绍寄熹公古诗,寄熹公高启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