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屯田通判永兴》 王禹偁

长安弃废比藩方,通理犹宜占省郎。
入洛才名齐二陆,有唐门户本三杨。
袖中丹桂家声在,道畔丰碑祖德光。
莫向公余寻故第,榛芜难认靖恭坊。
分类:

作者简介(王禹偁)

王禹偁头像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送杨屯田通判永兴》王禹偁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杨屯田通判永兴》是宋代王禹偁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送别杨屯田通判永兴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祝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长安弃废比藩方,
通理犹宜占省郎。
入洛才名齐二陆,
有唐门户本三杨。
袖中丹桂家声在,
道畔丰碑祖德光。
莫向公余寻故第,
榛芜难认靖恭坊。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表达了对杨屯田通判永兴的赞美和祝福之情。首先,诗中提到长安废弃的官府与边防地区相比,杨屯田通判的通理才能更适合担任省郎一职。接着,诗人称赞杨屯田通判在进入洛阳后,名声与二陆齐名,而他的家族出身自唐朝的三杨门户。诗中还提到杨屯田通判的声望就像袖中的丹桂一样,他的家族在道路旁边有一座丰碑,祖先的德行光耀万世。最后,诗人告诫不要去寻找杨屯田通判的旧居,因为现在已经长满了杂草,很难辨认出靖恭坊。

这首诗词通过对杨屯田通判的赞美和祝福,展现了作者对他的敬佩之情,并表达了对他未来事业的美好祝愿。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杨屯田通判的家族背景和声望,彰显了家族的荣耀和传承。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杨屯田通判的深深敬意和祝福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杨屯田通判永兴》王禹偁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yáng tún tián tōng pàn yǒng xīng
送杨屯田通判永兴

cháng ān qì fèi bǐ fān fāng, tōng lǐ yóu yí zhàn shěng láng.
长安弃废比藩方,通理犹宜占省郎。
rù luò cái míng qí èr lù, yǒu táng mén hù běn sān yáng.
入洛才名齐二陆,有唐门户本三杨。
xiù zhōng dān guì jiā shēng zài, dào pàn fēng bēi zǔ dé guāng.
袖中丹桂家声在,道畔丰碑祖德光。
mò xiàng gōng yú xún gù dì, zhēn wú nán rèn jìng gōng fāng.
莫向公余寻故第,榛芜难认靖恭坊。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送杨屯田通判永兴》专题为您介绍送杨屯田通判永兴古诗,送杨屯田通判永兴王禹偁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