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老六言十首》 刘克庄

应真渡揭厉水,个个皆以杖扶。
长江千里天堑,讵能踏一枝芦。
分类: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头像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释老六言十首》刘克庄 翻译、赏析和诗意

《释老六言十首》是宋代刘克庄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应真渡揭厉水,
个个皆以杖扶。
长江千里天堑,
讵能踏一枝芦。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人们对长江壮丽景色的赞叹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以描写渡江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对长江的浩渺和壮丽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人类的渺小和无力面对自然的力量。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到了渡江的情景,"应真渡揭厉水,个个皆以杖扶",这里的"应真"指的是应真寺,"揭厉水"表示波涛汹涌的江水。人们渡江时都依靠着手中的杖来支撑身体,显示了江水的湍急和险恶。通过这种描写,诗人展现了长江的雄伟和危险,以及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接下来的两句"长江千里天堑,讵能踏一枝芦",强调了长江的广阔和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长江千里,如同一道天然屏障,阻隔了两岸的人们。"踏一枝芦"则是指长江上的芦苇,表示即使是最细微的一根芦苇,也难以跨越长江这个天然屏障。这里诗人通过对长江的形容,凸显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微小和无力。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长江的壮丽和人类的渺小,将人与自然相互对比,体现了宋代的山水诗风和人文关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老六言十首》刘克庄 拼音读音参考

shì lǎo liù yán shí shǒu
释老六言十首

yīng zhēn dù jiē lì shuǐ, gè gè jiē yǐ zhàng fú.
应真渡揭厉水,个个皆以杖扶。
cháng jiāng qiān lǐ tiān qiàn, jù néng tà yī zhī lú.
长江千里天堑,讵能踏一枝芦。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释老六言十首》专题为您介绍释老六言十首古诗,释老六言十首刘克庄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