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王通》 刘克庄

当时三晋地,已有圣人生。
不晓河汾氏,为隋策太平。
分类: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头像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杂咏一百首·王通》刘克庄 翻译、赏析和诗意

《杂咏一百首·王通》是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属于宋代文学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当时三晋地,已有圣人生。
不晓河汾氏,为隋策太平。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三晋地区,在那个时代已经涌现了许多伟大的圣人。然而,作者刘克庄自己却并不了解当地的河汾氏族姓,而隋朝却以其策动了一个相对安宁繁荣的时代。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当时三晋地区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时代的评价。首先,作者提到当时已经有很多圣人出生,暗示了那个时代的人才辈出、风气兴盛。然而,接下来的一句“不晓河汾氏”却表明了作者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和地域了解的不足。河汾氏是当时三晋地区的一个重要氏族,而作者并没有掌握相关知识,这也让人感叹于自身的无知和对历史的遗憾。

最后一句“为隋策太平”则是对隋朝的评价。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短暂王朝,其统一了南北朝的局面,实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经济的改革,创造了一个相对太平的时代。然而,隋朝也因为统治手段残暴、政策失策等原因导致了自身的灭亡,所以这句表面上是对隋朝太平时期的称赞,实际上可能也包含了对隋朝兴衰的深思。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时代的思考,同时也折射出他对自身知识面的局限和对历史的敬畏之心。这首诗词既具有历史感,又有对人生和时代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一种思考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杂咏一百首·王通》刘克庄 拼音读音参考

zá yǒng yī bǎi shǒu wáng tōng
杂咏一百首·王通

dāng shí sān jìn dì, yǐ yǒu shèng rén shēng.
当时三晋地,已有圣人生。
bù xiǎo hé fén shì, wèi suí cè tài píng.
不晓河汾氏,为隋策太平。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杂咏一百首·王通》专题为您介绍杂咏一百首·王通古诗,杂咏一百首·王通刘克庄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