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泰发参政三首》 曾几

道义曾无间,因依遂有连。
旋闻新雨露,亟返旧林泉。
父老门庭下,儿孙几杖前。
不令成比段,泣涕问苍天。
分类:

作者简介(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挽李泰发参政三首》曾几 翻译、赏析和诗意

《挽李泰发参政三首》是宋代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道义曾无间,因依遂有连。
旋闻新雨露,亟返旧林泉。
父老门庭下,儿孙几杖前。
不令成比段,泣涕问苍天。

诗意:
这首诗词是曾几写给李泰发(字参政)的三首挽诗,表达了对李泰发过去的情谊和对他离去的惋惜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寄托情感、抒发离别之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李泰发的思念和感慨。下面逐句进行分析:

道义曾无间,因依遂有连。
诗人曾与李泰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道义和情谊的,因此感情紧密相连。

旋闻新雨露,亟返旧林泉。
诗人听说了李泰发追求新的机会和前途的消息,急切地希望他能回到过去的友情和美好时光中。

父老门庭下,儿孙几杖前。
李泰发离去后,老人们和儿孙们留在家门前等待他的归来,他们对他的思念与期待。

不令成比段,泣涕问苍天。
诗人感叹李泰发离去后,希望他能避免陷入世俗的纷争和争斗,不要像那些功利之徒一样,他满怀忧伤地向苍天祈求。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李泰发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感慨,通过描绘家庭、友情和道义的场景,表达了对真挚情感的珍视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挽李泰发参政三首》曾几 拼音读音参考

wǎn lǐ tài fā cān zhèng sān shǒu
挽李泰发参政三首

dào yì céng wú jiàn, yīn yī suì yǒu lián.
道义曾无间,因依遂有连。
xuán wén xīn yǔ lù, jí fǎn jiù lín quán.
旋闻新雨露,亟返旧林泉。
fù lǎo mén tíng xià, ér sūn jǐ zhàng qián.
父老门庭下,儿孙几杖前。
bù lìng chéng bǐ duàn, qì tì wèn cāng tiān.
不令成比段,泣涕问苍天。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挽李泰发参政三首》专题为您介绍挽李泰发参政三首古诗,挽李泰发参政三首曾几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