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芦潈》 曾几

春风桃李蹊,学语鸟相唤。
不可无寒芦,汀洲下凫雁。
分类:

作者简介(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碧芦潈》曾几 翻译、赏析和诗意

《碧芦潈》是宋代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风吹拂桃花与李花之间的小路,
学语的鸟儿互相呼唤。
但愿这片碧绿的芦苇不会消失,
汀洲上的野鸭和雁鸟飞落其中。

这首诗词通过以春风、桃李花、鸟语、寒芦、汀洲、野鸭和雁鸟等自然景物为表现对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诗中的春风蕴含着温暖、活力和希望,它吹拂着桃李花开,代表着新生和生命的回归。学语的鸟儿相互呼唤,象征着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的交流和共享。诗人希望碧绿的芦苇能够永远存在,表达了他对自然环境的珍视和保护的愿望。最后一句描述了汀洲上的野鸭和雁鸟降落在芦苇丛中,展示了自然界不同物种之间的共存与互动。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和谐共生的向往。诗中的碧芦、汀洲、野鸭和雁鸟等形象鲜明,给人以美好的意境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淡泊清雅的审美情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碧芦潈》曾几 拼音读音参考

bì lú zong
碧芦潈

chūn fēng táo lǐ qī, xué yǔ niǎo xiāng huàn.
春风桃李蹊,学语鸟相唤。
bù kě wú hán lú, tīng zhōu xià fú yàn.
不可无寒芦,汀洲下凫雁。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碧芦潈》专题为您介绍碧芦潈古诗,碧芦潈曾几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