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西轩书事十首》 陈与义

杨刘相倾建中乱,不待白首今同归。
只今将相须廉蔺,五月并门未解围。
分类:

作者简介(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邓州西轩书事十首》陈与义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这首诗词是宋代陈与义所作的《邓州西轩书事十首》之一。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杨刘相倾建中乱,
不待白首今同归。
只今将相须廉蔺,
五月并门未解围。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建中革命时期,杨炎和刘知远两位将相因为内乱而相互倾轧。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内乱的不满和悲愤之情。他表示,这种内乱不仅没有等到他们白发苍苍之时就解决,而且如今即使有了须廉蔺之辈的将领,五月的时候城门依然未能解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当时政治混乱的不满和忧虑。作者通过杨刘相倾的形象来揭示建中革命时期的内乱和权力争斗,呈现出国家动荡的局面。诗中的"不待白首今同归"表达了对国家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失望和遗憾之情。而"只今将相须廉蔺,五月并门未解围"则传递出新的将领上位,然而仍未能解决困扰国家的问题。

这首诗词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通过对建中时期政治乱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时局的批评。它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动荡的现实,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这首诗词在简洁中蕴含着深刻的意蕴,表现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政治乱象的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邓州西轩书事十首》陈与义 拼音读音参考

dèng zhōu xī xuān shū shì shí shǒu
邓州西轩书事十首

yáng liú xiāng qīng jiàn zhōng luàn, bù dài bái shǒu jīn tóng guī.
杨刘相倾建中乱,不待白首今同归。
zhǐ jīn jiàng xiàng xū lián lìn, wǔ yuè bìng mén wèi jiě wéi.
只今将相须廉蔺,五月并门未解围。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邓州西轩书事十首》专题为您介绍邓州西轩书事十首古诗,邓州西轩书事十首陈与义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