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门两绝》 洪咨夔

对门三日罢晨炊,无处傭身老画师。
安得化山为饭颗,大家鼓腹太平时。
分类:

作者简介(洪咨夔)

洪咨夔头像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对门两绝》洪咨夔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对门两绝》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对门三日罢晨炊,
无处傭身老画师。
安得化山为饭颗,
大家鼓腹太平时。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艺术家的苦衷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诗人洪咨夔是一位老画师,他的对门已经三天没有炊烟了,意味着他已经很久没有做饭了。他无处寻找生计,无法雇佣自己的身体,只能默默面对艰难的现实。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艺术和生活的矛盾,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渴望和不满。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洪咨夔艺术家的孤独和贫困。洪咨夔是一位老画师,他的对门已经三天没有炊烟了,暗示着他已经很久没有做饭了。这里的"晨炊"是指早餐,而"罢晨炊"则意味着他已经很久没有享受正常的生活。诗中的"无处傭身"表达了他找不到谋生之道的无奈。他作为一位画师,无法找到雇佣他的人,生计艰难。他希望能够将山水画("化山")变成饭食,意味着他希望通过艺术来获得生活的滋养和安慰。然而,在物质生活的压力下,他只能暗自感叹,希望能够享受"太平时",过上安稳和富足的生活。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洪咨夔内心的困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艺术的表达,他抒发了自己对于生活的不满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这首诗词以简短的四行描绘了一个画师的生活,通过形象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它展示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矛盾与反思,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一部分艺术家的困境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对门两绝》洪咨夔 拼音读音参考

duì mén liǎng jué
对门两绝

duì mén sān rì bà chén chuī, wú chǔ yōng shēn lǎo huà shī.
对门三日罢晨炊,无处傭身老画师。
ān dé huà shān wèi fàn kē, dà jiā gǔ fù tài píng shí.
安得化山为饭颗,大家鼓腹太平时。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对门两绝》专题为您介绍对门两绝古诗,对门两绝洪咨夔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